搬磚是保持持續輸出的基本能力

今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講搬磚論,挺有意思,文章題目叫做《爲什麼走捷徑抵不過主動搬磚》,感興趣的朋友在公衆號搜索。

文章有一點說:無論怎麼優秀的人,有創意的人,或者說天才吧,最終都得搬磚,也就是做重複性的勞動。如果你是一個天才,最剛開始得時候,有很多想法、創意,但隨着時間得流逝,總會有靈感枯竭得時候,要實現穩定得輸出,最終得也得靠搬磚,搬磚所需要得就是一種耐力,長時間得專注力。

對於體力勞動者,搬磚考量得是一個人的體力,一個人從搬磚得過程中,肌肉不斷被磨練,身體會越來越結實,一個人得耐力會越來越好。

對於腦力勞動者來說,搬磚考驗得是一個人得腦力,搬磚搬得越多,對大腦得訓練也越來越多,可以形成固定的腦回路,對神經元得刺激越來越多。

對於碼農或者文字工作者來說,沒有什麼技巧,精於一項技能,最終也逃不出10000小時定律。只不過,10000小時,對於天才或者聰明者而言,其對於時間得運用效率或者單位時間內輸入和輸入得密度更高,那麼可以較快突破10000小時定律。

這裏,需要注意另外一個點:能否持續搬磚,對於腦力勞動者來說,最終有賴於體力得支撐。腦力消耗得能量其實也是蠻大得,如果沒有健康得身體,實現長期得腦力活動,作到穩定得輸出,也是比較困難得。

體育運動能鍛鍊一個人的思維敏捷,已經是大家公認的事實。而高考拼到最後,大家都已經腦力匱乏,這時候,更多比拼的就是體能了。因此,搬磚也需要從身體和大腦上二者兼顧。

所以,搬磚吧,無論是用身體,還是用大腦,持續性的重複勞動,不一定就是壞事,何況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