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估值的一些思考(三)

在“关于估值的一些思考(一)”和“关于估值的一些思考(二)”中,我们谈了谈买和卖的问题。

简单总结一下。

1、买。

进行风险评估后,在估值偏低阶段,分批建仓,越跌越买,注意仓位一定要与自身风险承担程度相匹配。

2、卖。

在选择好赛道的前提下,只要没有到疯狂泡沫阶段,都可以持有。

当然,Peter的核心仓位也是按照这一理念来执行的,也非常感谢过去两年低迷的市场环境,让Peter从容的完成了筹码收集。

存量资金已打完,考虑的就是增量资金怎样投入。

目前增量资金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扣除房贷和一家人吃喝拉撒,所剩无多,怎样完成有限货币资金的转化,Peter在“一个15年的计划”中给出了答案。

定投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

定投开始于2020年3月22日,到目前已执行103期。

期间不管涨跌,均在每个交易日自动执行无脑买入。

当然,这个计划仅限于自己对行业和风险的认知。

国际国内经济增速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借鉴国际经验,要走出经济泥淖,最好的方式就是产业革命。

借鉴美国经验,六七十年代大力发展计算机,八九十年代是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

这些产业革命无一不成功的让美国经济重新走上增长道路。

中国政府的选择是先进制造,或者干脆说是5G。

5G用的啥技术,咱就不分析了,反正也不懂,但有一点,5G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万物互联。

不管是前期基础工程投入还是技术创新,这其中必然涌现出一众伟大的公司,他们是时代的先行者,更是默默的奉献者。

不过本人浅见,最终最大的受益者依旧是一众互联网消费公司。

5G的基础建设、技术攻关及平台搭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成本回收经年累月,而且一项新技术后期的维护和升级依旧投入巨大,甚至很可能在5G还未彻底普及,6G又迎面而来。

这类公司最终的宿命就是苦哈哈的赚点辛苦钱,股价上涨依赖概念炒作。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点极端看法,不一定对。

我们回到5G的本质:实现万物互联。

万物互联的精神就是人民对于更为美好生活的追求,5G从建设到使用,互联网是不可能绕过的载体,最终受益的必然是以电商、娱乐、社交、教育等为主体的互联网消费公司(具体可参考一个15年的计划)。

很简单的道理,成本低,代价小,使用5G直接花钱买运营商的服务器就行。

不需要投入,以后技术更新了,直接和运营商更新份合同就行。

互联网公司也能基于更高带宽开发出目前我们还不能想象的新功能,更好的用户体验将会给公司带来更为丰厚的利润。

细心的朋友估计已经发现,中概股在经历着半年的大涨后,处于正常乃至偏高的估值,昨天才说好的低估买入怎么又变了卦?

投资如同打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执行制定好的战前计划,而是要根据战略目标和具体的战况进行调整。

1、首先指数并没有高估,暂时还处于合理位置。况且,这是一个15年的计划,即使买贵一点,日后搭乘5G、6G、7G乃至8G快车的一众互联网公司,必然能依靠时间消化估值。

2、采用指数投入法,买入的是打包的一众公司,排除了价值毁灭风险。另外针对美国政府近期的一些做法,主要公司纷纷启动赴港上市计划,到时不让投资美股,基金公司会自动帮我们切换为港股,这也保证了投资的连续性。

3、目前投入资金较少,即使下跌50%乃至80%,对总体收益的影响可以忽略。

4、这一计划的执行可有效检验及优化自己对估值和证券投资的认识,为下一轮计划提供更为清晰和正确的指导。

这也是Peter不管涨跌,持续买入的原因所在。

至于这一计划中为什么没有白酒和医药,两方面原因:

看了看白酒和医药的估值,对不起,打扰了。

最重要的还是钱太少,不足以分散到这么多的标的中,只能集中兵力,在不贵的阶段,全力进攻本人认为未来最具有成长性的行业。

15年后,互联网消费公司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万物互联能实现到什么程度,真的很难想象。

Peter作为普通投资者只能基于自身经验和认知,做好布局。

剩下的,就交给上帝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