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语言老师

小时候,我被认为是腼腆的孩子,没有自信,什么事情都不肯发言。沉浸在动画片或者故事书里。我一直觉得自己是腼腆的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以后,为了工作必须要说话。一天要说8个小时,什么嘴可能都能贫上,什么段子可能都给你接个下文。可能回想起曾经,腼腆只是因为阅历不够,知识不够,自信心不够。甚至于开不起玩笑,然后让自己闭口不言。

在带孩子的路上,因为语言关,我遇到过许多焦虑的父母。别人家孩子8个月开始喊妈妈,我家的只会喊“嘎嘎”。他坐在餐椅上指着包子里的肉说“嘎嘎”。教了无数遍,也不会喊妈。第2个词语是“打”,因为他到处乱翻,我说乱翻打手手,他就学会了“打”这个词语。别人已经开始两个字三个字的往外蹦,他还是没有开始说话。

那时候我非常焦虑,自己的孩子是笨一些?

成年以后。发现三件事是真的。我的父母是平凡人,我是平凡人。我的孩子也是平凡人。

在他娃身上找不到任何早慧的迹象。回想我自己读书的路,除了妈妈的辅助,在一到三年级给我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外,后面的路基本都靠自己。我也并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只是经过反复的练习,不断的修正。我也没早慧,为啥强求娃呢。

每一年老师给我的评语都会有一大段的客气表扬,最后着重强调一下,我在课堂上从来不积极发言。仿佛说话是我的短板。

小小彬在进幼儿园以后,被老师说不会普通话。甚至于在入园两周以后告诉我们,最好是报一个语言课。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

幼儿园就要补课?我不喜欢。

为了让他学会普通话交流,花了一个半月,我们从川普进入了普通话交流。从早到晚,我和他的交流都是普通话(周一到周五我上班,下班以后我都和他普通话交流。周六周日我全天和他在一起)。睡前两小时,雷打不动的绘本。别人家的孩子是听着绘本就睡着了,我家这一只是越听越兴奋。

孩子爸爸的普通话不够标准,朗读绘本的任务主要在我肩上。对于普通话的训练,我还用了别的方法。把故事机里的故事放给他听。他喜欢的故事会反复放重复放。故事机里的故事,他未必能够完全听懂,但他就喜欢那个萌萌的声音。

放弃了背唐诗和提前教育学前知识,从他喜欢的东西入手,比如说他喜欢《小猪佩奇》,那我买的绘本也会是《小猪佩奇》。他喜欢汪汪队,那我买的绘本也会是《汪汪队》。

一个半月以后老师告诉我,我的小小彬好多了。能够听懂普通话,和老师顺利简单交流了。这个失误也在于我,同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别人是从学语言开始就学的普通话。而我们家的是直接给他说四川话。

校园里所有的孩子都是普通话教育。他们从备孕期间父母就讲普通话,周围的环境全部都是普通话。所以对他们来说,讲普通话是非常容易的。而我们家主要以四川话为主。普通话算是辅助的工具。

我觉得四川话更亲切,所以坚持也教他四川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忘了自己的土话,这也是根本。四川话其实也很有魅力呀。

我遇到过两岁三个月的孩子爸爸,那个时候我的孩子三岁多一点,会简单和我交流了。那位两岁多的孩子爸爸羡慕我孩子开口说话了。他说自己的孩子说话很慢,表达不清楚,他很忧虑。我们素不相识,仅仅因为孩子学说话,然后聊了几句。

我在上班的地方也遇见同事焦虑,自己两岁的孩子不说话。其实每个人都有自自己的时间段。不用着急,孩子有属于他自己的阶段。到了一个阶段以后简直就是话唠,什么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孩子说话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家庭的氛围,决定了孩子开口的早晚。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和睦,愿意交流,孩子也会学会这一点吧。如果不是父母和睦,爷爷奶奶在带孩子。两位老人不爱交流,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孩子的交流能力。爷爷奶奶多逗弄,领里关系良好,孩子拥有自己的玩伴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开口。

三岁他终于去了幼儿园,虽然开口,但还是交流的不那么流畅。我向朋友们说起这件事,他们宽慰我说男孩子话多,不太好。我心里自己想,语言的优势会影响到他以后念书,也会影响到他的人际交往吧。

在4岁以前我都很忧虑,孩子的交往能力不够强,语言能力也不强。直到疫情期间,我们全家一起回了老家,然后明白了一件事。

从除夕夜,到现在,孩子都在老家待著。因为疫情,被留在老家,顺便还上了个幼儿班。在那里他仿佛找到了自信,开始给我念叨学校里的一切。然后给我讲很期待去幼儿园。我问为什么呀?他告诉我,幼儿园的老师放学的时候要发棒棒糖。

比起我二月份离开他的时候,他进步了非常多。然后他开始了放养。老家的邻里关系会比城市里的更融合。只要出了院子,都是小朋友。疫情期间和村上的四五个小朋友一起玩儿。每天在爸爸的带领下,排成一列上山。每下午也一群小朋友一起吃饭,过年期间吃的热闹。况且几个小朋友还是沾亲带故的。到了吃饭,就会一起坐在桌子上吃。小孩子,都吃得不多,但是大家一起吃,就开始比赛了,吃得很热闹。

也许我以前带着他就是干预的过多,让他参与了过多的人为规矩。许多事情不准他干。所以孩子的天分也被限制了。

有一种说法叫做“感统失调”。当我读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就回想起自己的经历。我对空间的感觉不是很强,即使是成年以后,也会因为空间感不强,经常被磕到。这都是因为小的时候妈妈不准我玩很多东西。

小磕小碰,都是对于这个世界最好的认知与探索。孩子需要用他的双手双脚去亲自感知到这个世界。

每次看小猪佩奇的时候。我都很感慨,猪爸爸,猪妈妈允许乔治和佩奇这两个孩子在泥坑里乱踩。而我所眼见的许多父母是绝对不允许孩子这样干的。踩水坑这样一个小事情,为什么父母会不允许孩子去做呢?因为他们觉得水坑会把鞋子打湿,会让孩子着凉。可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他的顺序不是这样的,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只有他自己亲身体会过了之后,他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也有育儿书上会写,不要帮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比如说鞋子穿反了不要帮他去纠正。就算要纠正,也要带着语言告诉他。你的纠正让孩子丧失了一次学习的机会,然后他永远避开了这个左右的机会。你的帮助,也让他失去了一次对于左右的强烈的体验。

而语言这件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我觉得可以从胎教的时候开始。孩子有了心识,你就该想许多美好的事物了。孩子出生以后,家人就要和他多交流。虽然孩子还不能对你的语言作出反应,但是你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可以和她说话。

在给孩子换尿布的时候,就可以给他说我们要开始换尿布了,先把小屁股擡起来,然后把脏了的尿布给换下来,用湿巾纸擦干净屁股,再把我们可爱的尿布给换上。这一切的自言自语都是和孩子交流的宝贵机会。每天重复,每一遍的重复。不要嫌麻烦。

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多和他交流玩具的形状,颜色参与到他的玩耍中。和他成为亲密的朋友。

你在给他喂饭的时候,可以给他形容饭菜有多香,他不一定会和你说话。但是你的眼神,你的姿态也可以和孩子交流。

夜晚来临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入睡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现在有很多种理论提议,最晚7岁必须分床入睡。但是前面的陪伴是很重要的。孩子还很幼小,他需要充分的安全感,充分的信赖。“和谁入睡就是谁的孩子。”我忘记在哪里看到这句话了。从那以后我就坚持和孩子一起入睡。

一个孩子的性格,很有可能是体现监护人的性格。所以,要给孩子做好榜样。

我又想起来,地铁上那位热心的姐姐说起那个可爱的小朋友,可能快三岁半了,不怎么说话。孩子的爷爷奶奶陪着一起去给孩子看病。

这位姐姐说像他们那一辈人见识少,孩子到了5岁不说话都正常。而这一家人急急忙忙的给孩子去看病抓药。其实可以反思一下。带孩子是两位老人,这两个老人可能在生活中也不怎么交流,生活圈子小,并且住在大城市里,关着门就是一家人,孩子就这样被养护着,看似有很不错的物质条件,也会去早教班学习,但是孩子不怎么说话,只会简单句。

作为父母,其实懒一点也很重要。有很多方方面面,你都替孩子想到了做到了,就让孩子失去了表达的机会。

给孩子创造一个大的环境,比如说让他回老家感受到交流的快乐,信任人。玩泥巴,喂家里的小猫小狗。这样的生活方式,比什么人工发明的早教都更重要。城市所创造出来的文明适用于商业社会,但是养育孩子的话,我觉得去农村更适合。

他不用再从书本上学习到,水稻是怎么生长的。而是看爷爷插秧,看着水稻长高结谷子。他也不用从书本上学习玉米是怎么发芽的,他是直接参与到了种玉米的过程,收玉米的过程。他也不再是在学校围观小兔子是怎么吃草的,而是直接参与到家务中,每天下午放学后喂鸡喂鸭。他也不用再费心的去参与什么垃圾分类,知道瓜果皮全部留给鸡鸭,剩菜剩饭给猫儿狗儿,骨头也给小狗。落叶和树枝拖回家,给奶奶烧柴。这些也都是我小时候经历的,作为妈妈的我,不用多讲,他和我一起生活在那里,必然会领悟到。这一课,可能比课本上得来的更重要。他会了解到自己的根在哪里,饭桌上的一切是怎么来的。这些也不必我说,有些东西是潜移默化自己领悟吧。

不着急,憋着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坦然承认,他是个平凡的孩子。

语言的学习就是不断的重复。任何学科学习能掌握的前提,都是重复。熟能生巧。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语言老师,有很多东西是无法替代的。现在补上,还来得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