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的悲歌》一個窮三代的逆襲

《鄉下人的悲歌》作者萬斯生長在一個複雜的家族。阿公阿嬤感情不太和睦,他們有一兒兩女。他們是阿巴拉契亞山脈下的白人。阿巴拉契亞山脈下風景秀麗,民風彪悍。阿公十七歲有訂婚對象,但是“出軌”十四歲的阿嬤,爲了逃離未婚有孕的流言蜚語,兩個年輕人背井離鄉,來到了新的地方生活。他們嘴巴里都是粗話,一言不合就拿槍,但是也有自己的信仰。可以容忍貧窮,可以和家人大吵大鬧,絕對不容忍別人對自己家裏人說三道四,一句也不可以。

阿嬤一個兒子兩個女兒。萬斯的媽媽年輕時候同萬斯父親有過短暫的婚姻,後來因爲父親喜歡在外面各種浪,讓母親性情大變,變得鬱鬱寡歡,變得咆哮,最後成了癮君子。而父母離異以後,作者萬斯一直遊離在母親和阿嬤的身邊,母親清醒的時候,對他和姐姐還算關心,她用錢來表達自己的愛,母親糊塗的時候曾揚言要殺了作者萬斯。

萬斯的小時候,面臨家庭爭吵父母離異,母親不停換男友換老公的過程中長大的。在他成爲青少年以後,才重新見到了血緣上的父親,他說離開母親以後,他才成長了,後來才成爲了一個性情穩定,事業穩定的人。可是這時候,他已經是別人的父親,別人的丈夫。

萬斯爲了保證自己的母親不受傷害,不容忍任何人對母親的侮辱(雖然他也知道那些評價是真的)。爲了母親,可以和同學朋友大打出手。爲了母親,也在法官面前說了謊話。爲了母親重拾信心改好,他作了很多的努力。

在學校期間,萬斯從小學就好勝心強,在學習上不願意服輸。初中過得很混沌,高中以後,在阿嬤的陪伴下才開始了真正的努力。高中畢業以後去參加了海軍陸戰隊,在服役期間用四年時間磨鍊自己,明確了目標。他覺得海軍陸戰隊把“全力以赴”當做了一種生活方式。在那裏學會了領導力,也學會了如何讓人尊重。四年的軍旅生活,改變了他對人生的一些看法,他開始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並且用強有力的執行力,在退伍以後三週,到俄亥俄州立大學上課,並且提前畢業,然後申請耶魯大學。突破地域偏見,突破自己的人生極限。他知道,發牢騷只能浪費時間,只有行動能夠改變人生。

在他踏入的耶魯大學後明白,95%學生都來自富足的家庭,家庭關係良好,並且別人的家庭都有一定的社會背景。而他只是那個奔跑在山野中的鄉下孩子,無論他走了多遠,他依舊是山裏那個孩子,父母離異,母親是個癮君子,自己沒有錢。不夠嫺熟的餐桌禮儀,不能在社交圈如魚得水。他努力融入那個精英的階層,但從來沒有忘記養育自己的阿公阿嬤都是地道粗獷的鄉下人。

努力奮鬥,讓他再也不用寄人籬下,再也不用居無定所,再也不用夜晚醒來了聽父母在吵架,他有了穩定的收入,穩定的伴侶,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人世的幸福。

萬斯說,自己並不算是個成功人士,他只是從常春藤名校畢業了。是的,從以前州立大學畢業,找工作屢屢被拒絕,到耶魯畢業,新的僱主不停投來橄欖枝。他從藍領階層,然後跨越重重阻礙,到白領階層。無論你是否願意聽這句話,階層真實存在着。他曾經把人生的成功當做找一個好工作,後來在好工作和好伴侶面前,他權衡利弊,明白找了一個好伴侶纔是成功的人生,工作沒有了可以再換,錢沒有了也可以再賺。

如何從窮三代逆襲?可以看看這本書。

一直以來都有個困惑,什麼書纔是比較合適的育兒書籍。希望有那麼一本書,直到讀了這本《鄉下人的悲歌》,我發現它可以是一本很好的育兒書籍。作者所在的地方在疫情之下,水生火熱,而我此時寫書評,彷彿有點不合時宜。不論種族,不論性別,不問國籍,把這本書放到父母的面前,確實值得一讀的地方。

而這本書所描述的,爲人類的共情。幼年,童年,青春,少年,成年,一個人的半生如何去奮鬥?然後我想到了兩個極端。一個是像《鄉下人的悲歌》描述的那樣去奮鬥,另外一種是像《瓦爾登湖》去退一步。選擇你要的人生,過你喜歡的生活。這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

三觀不正,無法寫作。所以每次落筆,我都很怕,我寫出這樣的觀點,我的讀者怎麼看?我輸出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嗎?我不能說現在就正確,或者曾經正確,或者將來必定正確,我可能說的每句都是錯的,但是我盡力。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

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