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花開啓發錄007


談談一棵樹的成長對我的啓發。

1、關於樹種

這是樹自己無法選擇的。就像每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出生地,自己的長像。所以,只有坦然接受,在現有的條件下發芽,長大。若是楊樹想學柳樹迎風擺,松樹想和銀杏一般高,是不是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呢?同樣的,長在白楊樹林的青松,會不會以爲自已也是棵楊樹,是不是沒有發現自己的價值呢?

2、關於成長

樹長大的過程,會遇到很多不確定因素。有風暴、乾旱等等,怎樣在創傷後成長,纔是真正的差別。一棵在暴風雨裏受傷的樹,身形可能被永久地改變了,也留下了很多傷疤,但是它還會在傷疤里長出新的枝條。如果一個人,也會從創傷中創造出新的意義。哲學家叔本華有一句話:“能者達人所不達,智者達人所未見。”

萬維剛老師說人生就好比爬山。爬山,需要專注力、意志力、刻意練習等等。但是問題來了,樹只知向上生長,而人生除了爬山還有其他情境。比如,你在一個山頭已經爬到頂了,怎麼辦?不管你怎麼走,都是下坡路,很多人就被這樣的山頂困住了。那這個時候,其實需要的不是理性的計算,什麼專注力,而是需要一股外來的蠻力,一種勇氣,帶給你不確定性、隨機性,給你帶來一次任意方向的震動,不管什麼方向,都行,運氣好的話,也許你就被震到了一座更高的山的山腳下。人生的另一種可能由此展開。

3、關於收穫

每棵樹都有自己的用途,或如沉香,價值不菲,或如楊木,普通傢俱亦或爲紙漿,但都有收就。人呢?

很多年輕人很喜歡的另一個簡單思維是:認爲擁有了金錢權力這樣外在的成功,就擁有了一切,特別喜歡說“如果”:“如果我賺了大錢,就能……”。

《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主人公蓋茨比就是這樣,認爲自己是因爲貧窮才被女友拋棄,謀取財富成功的故事。 真實世界裏,獲得外在成功和達成自己追求的目標,很可能不是一回事。每個人在開始奮鬥之前,就應該對這種落差有心理準備。雖然蓋茨比想方設法獲得了大量財富,但金錢沒能讓他獲得黛西的承認,也沒能讓他真正進入另一個世界,獲得他人的尊重。這本書雖然講的是上個世紀20年代的美國,卻說出了全世界的共性:經濟上的逆襲相對容易,而真正實現自己心中的目標則很難。什麼結果纔是你真正想要的?

成功不是奮鬥的終結,而是新一輪奮鬥的開始。

Don’t rush, don’t push, don’t wish。不要着急,不要勉強,不要幻想。

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就是現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