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鄰之美

我回老家,碰上大雨。一下車,一家小賣部便在眼前。我正尋思要不要在這裏避一下雨。

僅下車不到一分鐘,我已經半溼了。

我猶豫着,這時一位奶奶喊着:“學生,來避下雨,莫走了,溼了啊!”(方言)

正和我意,連聲道謝,便走到門口屋檐下躲雨。

鄉鄰之間總免不了噓長問短。“你哪兒的?”

我愣了愣,我並不是這裏的人,便道明瞭來意,“我是來看我姥孃的。”

“你姥娘是桃窪的啊?”我點點頭。

“誰古啊?”(方言)我思索了一下,因爲我不能不假思索地說出我姥孃的名字,那一瞬間我忘了。我回想了一下,“J##,不對,這是奶奶的名字。”我回想,帶姥娘看病時,我在單子上看到的名字,我想起來了“Y##”,脫口而出。

還好,我還記得姥孃的名字。

又過了一會兒,一位97歲的老大爺過來了,買了點東西,準備離開,我把傘和柺杖遞給他,然後他提着一兜東西,這時,那位奶奶又開口了,“你把那傘那樣拿着,把那一兜子提着……”

不得不說我是沒聽懂,但是小賣部老闆和那位老大爺聽懂了。



鄉鄰之美在於互幫互助。

之前,我上六年級時,我奶奶出去了,我和妹妹由爺爺照看。奶奶在家時,洗衣做飯,都是我奶奶做的。然而奶奶不在家,做飯由爺爺做,衣服我們各洗各的。

那時候,爺爺還要做農活,有時回來的很晚。這時候總會有大奶大爺給我們送點喫的。

我喜歡喫餃子,但是爺爺不會,我和妹妹也只是略會一二。總有人家會盛一碗滿滿的餃子送給我們喫。

小時候,坐在池塘邊乘涼。住在後面的爺爺以捕魚爲主,總會帶來一盤炸小魚送給我們喫,他和爺爺聊天,從日常收成,生活瑣事,再到每日新聞,國家大事。夜深後回家,總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鄉鄰之美在於距離。

去年除夕那一天,鄉村裏的大喇叭不停的重複說着什麼,音很嘈雜,大概也是說不要拜年串門之類的吧。

大年初一,大家夥兒都在觀望,看看有哪家出來拜年,但是很寂靜,沒有一家出動。這時候對面(我家門口是池塘)有人問情況。他們隔空傳話。

大致意思說,不拜年了,都回家待著。等疫情過後,去誰誰家玩牌。

之後,灣兒裏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安靜,沒有硝煙的年味,家家戶戶都在自己家度過。

解封后,果然如約而定,熱鬧雖然遲到了,但未曾消減。



我老家到集上沒有公共車,只有私家車。出行都靠家家戶戶的電動三輪車。

我上初中時,每週放學回家,校車只負責送到街上,而我要繼續走回家,大概需要一個小時。

有時候,回家正趕上趕集,在路上總有些爺爺奶奶問我要不要帶我一段路。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嘛,我一般只上那些爺爺奶奶的三輪車。

曾經有次回家,下着小雨,一輛麪包車停在我和我妹面前,說要帶我們一截,我果斷拒絕了,這我還真不敢坐。

有次,國慶回家,走在路上,一輛三輪車(那種拉人收費的)停在我面前,裏面有一位老大爺,說帶我一截,我便上了車(當然沒有付錢)。聽着他們聊天,時不時還問我兩句,我都一一答上。到了分叉口,我便下了車,又謝謝那位爺爺。


鄉鄰之間盡善盡美,互幫互助,和諧美好,這是我家鄉的鄰里,相信也是各位的鄉里,充滿着令人憧憬的人間煙火。


歲月拾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