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錯過:名言

「知易行難」絕對是讓我感到最必須重視的名言之一,這句名言可以治治人性偏誤中,自以為快樂的幻覺。

【承襲】

知易行難是說,認識事情的道理比較容易,但真正去實行其事較難;明白認知事物的規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夠做到、做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尚書·說命中》:「說拜稽首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孔傳:「言知之易,行之難。」

早在好幾千年前就洞悉這個大道理。這大道理現在也適用,承襲到現在更顯得舉足輕重。

特別是現在網路這樣方便,到處都有網課可以學習。大大小小知識的獲取是很容易,也變得很廉價,但要把讀到的、學到的知識有效吸收、化為己用、要能做到實在非常困難。


【經歷】

加入踐行羣後,要學習的知識和經驗越來越多了。每天就是被學習的功課填滿、有工作時還被已經排定的學習追著跑。如果沒有把當天該學的消除掉,會感到慌張。

不過還好因為存有長期主義的價值感,知道急急忙忙是沒有用處的,就會仔細琢磨投入的意義。沒有清掉學習,又怎樣?

應該是我去選擇想學什麼,而不是讓學習來選擇、佔用我的時間。像是我現在不餓,非得要餵喫東西那像話嘛!

日子有沒有認真過,並不是靠學習課堂次數來決定的。是靠自己對時間應用的意義來決定的。

如此在觀想意義的時候,也有看到自己一點點的改變軌跡...

像是,我發現最近明顯的改變,是更加願意在每段學習後想動筆記錄、也更願意公開做留言。過去那個害怕被評價的自己嚇自己、那個膽小的樣子,有漸漸的改善。


【工具】

「有沒有動筆寫下來」這事兒變成當天預測心情的晴雨表,也是我觀察今天意義的好工具。

若今天只是閱讀、而且大量閱讀的確會感到充實與快樂。不過畢竟只是單向輸入,那種快樂是頗短暫的,隨即而來會有一種浮躁和失落的感覺。

浮躁是因為,剛剛學的知識可以跟xx連結;失落是因為,作者怎麼都可以想得這麼好,我只是在喫別人消化過的,自己有沒有辦法也做點有意思的輸出呢?

這些複雜的情緒會排山倒海地出現,不說幹擾做事情的步調,還調派觸發情緒大軍讓人感到生理與心理指數波動,然後進軍大腦分心走神、然後就會開始頭疼發暈...一發不可收拾!

一旦拉回神後,今天就可能就已經浪費許多時間。這種對時間資源的盤點,心情又容易開始有些負面,能量如果不夠拉,心情就直落落入谷底了。

如果這時候,有使用對每個學習進行白紙黑字寫下來記錄的工具意象,至少會覺得花出去的時間有點積累,不致於落得什麼都沒有。


【升級】

也是因為有在踐行羣學習邏輯課程(心理謬誤),和回頭再學習«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知道閱讀的快樂就是一種自我安慰的幻覺。

要讓自己更加珍惜時間、破除幻覺,就是動手做、以行動時刻拉回現實。

像是用筆寫下來的白紙黑字、有看到自己每天公開做的留言,都是讓自己破除快樂幻覺的好方法。

這個好工具還有個進階應用:先做再說。就是即使當天沒讀書、沒輸入,只要拿出這隻筆寫點什麼,先做吧!邊做邊想,這樣總是還是讓日子過得順暢。

這個進階應用就像是中山先生提出「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必待行之成之而後乃能知之」的論斷,這種行先知後、由行致知的思想,是作為踐行者的重要體現。


【舒心的祕訣】

誠如«微行動»一書中,提醒我們注意變化的一個小方法是:為求今日得以做到昨日未曾做到之事,不可抱持與昨日相同之心情。藉由進行定點觀測,可自然地看清自己從而悉心呵護並錘鍊心與身。

「知易行難」的換句話說,或許就可以用中山先生提出的「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必待行之成之而後乃能知之」來凸顯行動給我們的好處!

畢竟每天事情都不一樣,我們人類已經越來越不會以管窺天,透過網路世界,我們能獲取的現實與論證是眼花撩亂與廣闊無垠。

為了要應付這個充滿萬花筒的世界,透過每天的每天都有動手做、動筆寫。透過記錄讓我們知道每個時間就是有在積累,是一種悉心生活,也是生活常常保持舒心輕鬆的祕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