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甘草”老师

假期漫长而又短暂,漫长是因为离开学校紧张有序的日常工作,一切变得随意而又凌乱,没有那么秩序;短暂是时光匆匆转眼又到了开学的季节,回首整个假期觉得最有意义,最有收获感的事情莫过于看了于永正老师的教育文集了,读完整本书,我觉得对教师这个角色有更新了自己的认知,对教学和教育的差异又理解得更深了一层。

以前看过一组数据统计,我国人均寿命73岁,而教师寿命人平均59.3岁。

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纠结了很久,直到今年暑假,在于老师的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我以前曾经思索过,究竟什么才是老师短暂寿命的诱因,这个健康的杀手究竟是什么?是超负荷的工作量吗?是环境吗?……答案最终被一一否定。

最终,我的答案是——不良情绪,我觉得一定是它,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大部分老师的身心健康。

国家卫生部门资料显示,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改变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不良的情绪是多种疾病的诱因……

可能不接近老师这个行业的人感觉不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很多的老师在职业生涯中,每天带着饱满的热情,开开心心来上班;每天又带着郁闷和烦恼回家。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xxx又打架了,xxx又没有完成作业,xxx又捣乱秩序……

家长们也是一样,今天xxx家长打电话说让他孩子位置坐偏了,明天xxx家长说孩子最近又退步了,后天xxx家长又说……

每天面对这些谁又能做到心平气和?有时候你还没气过来劲,那边刚打完架的一对又和好如初了。当然偶尔一次两次对于健康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茬茬的学生,是一天天,一年年,甚至是毕生的一个工作。长久下去,受不良情绪的影响,身体怎么能吃得消呢?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于老师也用毕生的心血洒在了教育事业上,但是他的经历和经验告诉我们,其实,生气是拿我们自己的错误惩罚着自己。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他们出现错误就是来接受教育的,我们干嘛要生他们的气呢?于老师告诉我们,师生是需要像朋友一样和睦相处的,读完这本书的第一章我就受到很大的启发。

做“甘草”一样的老师。甘草,性温、味甘,于老师就是一个像甘草一样的老师——对待孩子做到了温和,宽厚。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儒家文化先师孔子就列出五大美德,温、良、恭、俭、让。看来,和蔼可亲的态度居首,这也是所有学生对老师的期盼吧!老师如果能够对学生温和宽厚,不暴跳如雷,学生能不友好地对待老师吗?至少他们也会把友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或者减少犯错的机率吧!

甘草的第二个特性——包容。甘草能和所有的药为伍,解百毒药,辅助其他药物的药效,甘草有很强的包容性,这一点于老师做到了——宽容、大度,有胸怀,不计较。作为一名老师能够给学生写检查道歉,甚至公示与众,试问这一点我们又有几位老师能做到这样呢?我们生怕自己的颜面扫地,在学生面前没有权威,哪一次不是学生向我们低头认错?但是这一次又一次的低头认错当中又有几次是真正的心服口服呢?

甘草的第三个特性——调和。在一服中药里,如果加入甘草,就会减少其他药的副作用,而且还能起到提高各味药的疗效的作用,这是了不起的,这就是调和。“解毒”叫去其“过”,“增效”,叫促其“及”。在中药里,甘草是伟大的中庸之道的守望者,于老师之所以赢得广大学生的喜欢、信赖、尊重,就是因为他做到了甘草的——调和,于老师在中年已经把中庸之道融入了血脉,发怒的话不超过三句就止住了。宣泄不良情绪就像对外施力一样,你能发出去多少愤怒,就会收回对多少等力量。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学会这种甘草的调和。

读完了于老师这篇从甘草学做事、学做老师的文章,感觉受益匪浅。做个甘草一样的老师,温和、宽容、善待学生 。学生好,我也好,何乐而不为呢?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带着思考教书的前辈,他的甘草哲理,已经在我心里起了疗效,我想,在以后教学生涯中,我也要做一个像“甘草"一样的老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