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2)2020的八月,我们不服

2020的7月末,大连第二次疫情发生,从突增的新确诊病例开始,职能部门迅速启动,对全市开始核酸检测。

朋友圈里开始流传各种视频,各种说法,最直接的打击莫过于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

本来,电影院刚刚开放,省外旅游也开放了,大家忙着筹划疫后的生活。

某些场合里,口罩可以不戴了,出去野的心也蠢蠢欲动。这种情况下,突然来这么一棒,任是谁都觉得突然。

朋友圈里又出现了卖口罩的信息,或许我们真的需要适应这样的生活了。出门戴口罩,随时随地洗手消毒,不去人多场所,聚会什么的还是暂缓吧。

早晨上班经过工人村(有确诊病例),看到那边有人在“施工”。

工人村内,大连湾地区,所有小区道路封闭,只留一个出入口,带来很多不方便。好在大家都一视同仁,绕路、减少外出,因为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也就都忍下来了。

人就是这样,当你知道要遭一段时间的罪,为了某个目标,你能咬牙坚持。

好不容易熬过去了,看到了曙光,这时有人通知你,还得重来一遍,那种崩溃感只怕成倍增长。

所以,对于通报中的要全市全面进行检测核酸来说,风险等级上升,管理措施严格,想是要尝到去而复返的滋味了。

经历了上半年的疫情考验,在处理这一次的“突发”情况时,政府部门已经非常有经验,一切都迅速且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中国人热衷于过集体生活,不管是小时候春游,还是工作后的团建,乃至退休后的广场舞,大家喜欢热热闹闹大声喧哗肆无忌惮。

疫情却让我们几乎断绝了面对面的社交,许多事情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就可以解决。

没有那么多非赶不可的工作,没有那么多非见不可的人,也没有那么多非去不可的聚会。

在过着简单生活的同时,我们发现,这样的日子更有助于关注内心,与自己对话。

在我们看到了那么多深夜里绝望的哭泣,亲人间来不及说出的再见,匆忙的生离死别之后,还会无动于衷吗?

与生死相比,挣不到大钱,房子小一点,复工不顺利,宅在家里太无聊,某某人很讨厌,都不是事儿了。

成年人的崩溃总是在无人的时刻,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在奔波一天后疲惫的回程里,在再一次碰壁后的茫然中。

夹着公文包哭泣的中年男人,趴在手推车上睡着的老妇,边啃火烧边流泪的农民工,崩溃之后,还要擦干眼泪继续行程。

一场疫情,勾起了很多人的负面情绪。原本规律平静的生活被打乱,安全感成为稀缺情绪。

有人成了待业青年,有人苦守家中盼望复工,有人深陷焦虑无从排解,有人对自己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成宿失眠……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诗和远方只是天空中飘浮的云,倒是生活里的鸡毛蒜皮来得真实而沉重,日复一日地消耗着热情和气力。

还好,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疫情在一个月内迅速清零。

电影院开了,堂食可以了,一切好似又平静下来,不平静的是朋友圈里泛滥的各种微商。

以前总发旅游线路的人,现在开始卖保健品,以前开小吃店的,现在干起了快递,以前做教育培训的,现在卖起了化妆品……

最近7个月内被迫转行的,都是用力讨生活的人。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就算再不容易,我们也不屈服,2020年8月,我们不服,2020,我们不服! 

(121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