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不要用困難來綁住自己

今天是我個人公衆號正式啓用的日子。經過一番實踐,真的去做過,才知道要發一個公衆號是如此不容易...

不說臺灣人申請前的限制,發公眾號的目的、內容思考與後續維持的操作步驟,在建立後真正的大問題纔是開始。

即使寫了一篇文章,發了之後,又撤了;又發了、又撤了...幾經思索,原來發公衆號是零到一的自我認識之旅。

01 

剛到一個陌生環境生活,或說步入新的江湖。現在所處環境是硬底氣的江湖,處處有人在、人人是高手。該怎麼適應呢?沒什麼,就是用腳踏實地態度去過活。

在國內短暫的生活經驗中,我的朋友幾乎都是網路上課來的。一切素未謀面、完全只有片面的文字或圖片的感知。

不誇張的是,在國內每天就是透過螢幕與外界緊密地生活著。敢情說是自己在努力生活嘛?倒也沒有!我覺得都是機器在幫忙我與他人的接觸。自己做了什麼努力與貢獻?真的都沒有。

在國內生活我發現有一項非常明顯的文化差異:自我介紹習慣的潛規則。

在這兒,如果遇到需要自我介紹的時候,好像有一個共同模版:需告訴別人你會什麼,最好是說:"我能夠提供..."。幾經瞭解後,原來是對陌生人的一種尊重。

02

也是行走江湖不能無技在身,也是方便別人認識的禮貌。人家憑什麼認識你呢?就看你對他有沒有用。

這個文化習慣對我的衝擊是蠻大的。這個直接表達習慣不像是之前待過的地方,之前只要謙遜介紹自己來自那兒、社會角色是什麼就好。

在聽取別人說他會什麼、能提供什麼價值時,自己常常感到非常糾結。因爲總是覺得能力沒有在這兒實操過,根本不算說會什麼。即使已經有一些國際證照通過,也不覺得就能保證能夠承諾在陌生的環境可以做好什麼。

原來,這就是所謂的茫然感。

03

茫然的是,我摸不清楚自己過往的技能可以對什麼人、在什麼問題上派上什麼用場?更別說評估效益究竟會怎樣?因爲所處環境、文化價值觀不同了,遇到的人、遇到的事情不一樣,錨點肯定也會有調整,不能輕率用過往處理事情的捷思。

不過在仔細瞭解別人提供的技能程度與表達習慣,我發現,其實我就是遇到自己嚇自己的問題。是一種完美主義作祟,讓自己裹足不前。

正表現出:用困難來綁住目標的現象問題。

04

於是我告訴自己,很多苛刻的要求並不是一步到位,其實只是自己無意識加入想像,犯了"過度預期"的毛病了。

這是一種注意力放錯位置的毛病!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外面,看看環境中會需要什麼?或有嗅到那些人跟自己頻率相近,或許我能幫點什麼⋯

於是觀察自己身上的幾個能力,發現德文和理財知識轉換的能力,是可以相對容易上手、可進一步打磨以適應環境。

05

也是因爲有啓動認知觀測系統,知道在物聯網滲透到世界各地每個角落的前提下,這世界的樣貌是如此多元,並非自己腦中所想可比對。如果想在現在這個陌生的環境有積累,千萬不能裹足不前光想不做!

這世界總是有更驚喜的事情和人兒出現;某個方法在此地管用,不見得在另外一觸行得通。

所以,這是個從做中學的世代,凡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持續往前。要在江湖上行走,千萬不能只考慮目標,要直接去做。有一步一步的過路痕跡,纔是真理。

06

進一步說,自己對這個環境的瞭解與感悟,以及琢磨後的行爲決策,可以引用像是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或說是認知心理學先驅的看法。在詮釋對外界知覺與所思意識上問題時,從做中學的反饋纔能有更適用自身的成長體悟。

我知道,接下來在體悟與吸納新經驗的過程中,必須要時刻警醒:我們總是會對自己將要做的事情抱有無限想像,而影響了行爲的精準度。

例如常常脫口而出的:"我覺得..."、"我認爲...",就可能是一種限制,都可以說是未來考驗的關卡,如果總是用自身看法去對環境活動,沒有完全開放,虛心接受任何狀況的心態,也將會是一種對自我的欺騙。

07

所以回到現在想要重拾鍛鍊技能的決定,這已經不是做不做的好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做對我的影響。我不做,根本沒有辦法跟這個環境有真實的互動、根本沒辦法好好體驗這個難得的大國生活。

要知道,未來在做的過程中或許步伐很小、進步很慢,但總比原地踏步、沒有對外接觸的好。而且在鍛鍊技能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去對外界做比較,也不要沾沾自己覺得自己會就好像很厲害...陷入自我感覺良好的圈套。

這裏可是大國!絕對會出現更厲害的,厲害的人出現,也就是自己能提升的機會,想到就令人感到期待!但是,別人厲不厲害?都與自己無關。

要熟記:別人會或不會,那是別人的人生;我如果學不好,直接影響的是自己的生活。所以千萬不要用困難來綁住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