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认识作家:史台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00 写在前

今年五~七月,我跟随吴军老师的阅读写作课,这是一堂高级进阶的写作能力养成训练。在完全没有写作训练的我,要独自孤军锻炼吴军老师如此高层次的知识体系是有着充满希望、但现实骨感、容易有忘却兴叹的无助打击状态。

还好七月中旬我遇到脚踏实地、没有无助放弃打击之说的神助攻!【笑来写作课】、【笑来践行群】。

我遇到李笑来老师宣布的笑来写作课时机很好的,接着全心全意跟着李笑来老师每周一次的课程、以及加入长期价值主义践行社群,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跟着笑来老师主持的写作课,挖掘与发现写作上会遇到的困难与因应之道,持续笔耕不辍的坚持让我每天都过得充实且心安。

以下就分享我在六~八月过程中,单就在写作践行中让自己备感独一无二宝贝的收获:深入认识我喜欢的作家史台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史台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非常着名的作家,他是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却无家可归的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代表作品:«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心灵的焦灼》《昨日的世界》《象棋的故事》等。

他是跨时间、跨空间的标竿存在,从他的作品能深入了解欧洲二十世纪从稳定、动荡不安、支离破碎到逐渐复苏之百年轨迹。

他的创作精神带有人文关怀、浪漫主义与对希望有着无限盼望的存在。从他作品中我们常常能感觉到心理学领域中三位大家的精神要义:

认识本我、自我、超我,或者说有着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学派

荣格(Carl Gustav Jung)集体潜意识

阿德勒(Alfred Adler)自由选择之内心真正的自由。


第一轮六月初时的第二节课,吴军老师开了史台芬・茨威格(Stefan Zweig)两本书«昨日世界»、«人类群星闪耀时»,我当时没能来得跟上课程进度。但是一直把老师布置的学习放在后续安排。在今年七月,我已经扎实读过«昨日世界»,八月份是沈淀感知,现在到九月,我正启动精读«人类群星闪耀时»。


01 七月份扎实研读«昨日世界»

我在七月份是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阅读«昨日世界»这本书(繁体中文版),不求快、但求深。我安排每天早上6~9点之间阅读一章,并且试着去抽取出该章给我的重要价值观,锻炼写1000~3000字不等的单篇文章。

回顾跟着史台芬・茨威格(Stefan Zweig)从还没出生、小学、中学、大学、各地游历、到最后抉择的成长轨迹,能看到不同人的个性在不同情境下的思考与行为。特别是与罗曼罗兰相遇知的轴线,最令人感到人性中美好且永垂不朽的精神力量;再来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描述与雕塑家罗丹的用餐、参观创作过程,感受到他异常惊人的观察、体贴、感悟,从他的笔触我也能间接感知了罗丹专注创作的伟大能量。

在读了大约六分之五的篇幅,只剩下约六分之一的片段,我暂停了。因为我读到希特勒摧残的那段,我读不下去...目前暂时放着,等适当疏理了自己状态,再好好跟着史台芬・茨威格(Stefan Zweig)往下走着...


02 八月沈淀这位作家的感念

我的家乡在台湾,目前在中国杭州定居。2020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异常动荡、且乱世复杂的挑战。今年过得很不容易,除了全力支持全民共同防疫的主张,再由于家庭成长需要,我也收拾行囊跨越台湾海峡来到杭州生活。

适应期间,是诸多未知造就了许多不安、慌乱、恐惧...在不同城市间落地生活是一段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解到熟悉的过程,现在一切都刚开始,环境就是陆陆续续对我投以眼花撩乱。

是史台芬・茨威格(Stefan Zweig),让我稳定、让我勇敢与充满希望地看向这世界。


(1) 他,能量无敌

史台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我非常钟爱的作者。每当阅读他的作品,我总能感受理想、自由、文化、艺术的惊叹。

从他诸多作品中,多能扩展我对事情的理解。

他的笔触总是能够透过向内认识自我、向外认识环境大至宇宙、并且有强大的力量以面向未来,穿透时间限制对我传递无以言说的波焰,穿透空间限制也来到上万公里之外的我面前。

他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的情怀,每每在阅读他不同时期的作品时,都陆续感觉到什么叫做高度、什么叫做隽永。

我甚至多年前为了好好品尝他的«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Brief einer Unbekannten. Die Hochzeit von Lyon Der Amokläufer),特别在上班工作之余的每个星期六一大早,不辞早起与奔波,总是六点就出发,搭乘二个小时的车去学习德文往返三年多。

那是一段沉浸式学习的过往经验,很疲累,但是每每想起都是一种饱足的快乐。

(2) 他,有着历史记忆

除了学习德文,我也接着陆陆续续也多次到访德国,在德国不同邦游历时也会特别留意、去寻觅跟他有关的踪影(他在靠近瑞士的Freiburg有栋别墅、和罗素罗兰、雕塑大师罗丹....等人都是好朋友)。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欧洲二十世纪由安稳到破碎到复苏的百年缩影。虽然他是一位颠沛流离者、后来也因为对世界失望因而与太太在巴西的寓所双双自杀,深究自杀原因原来是面临多种认同困惑的折磨,但是他仍然把人文主义高度关怀的价值观置于心中,从他诸多作品都能感受到那份执着的操守,每每容易让人读得揪心、读得拍案叫绝。

总之,他真的是非常令人景仰的。

从他的个人传记«昨日世界»,可以看到他是出生在安稳的欧洲中心,接着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纳粹破碎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能看到细致点滴的人物互动、事件因果起源,以及身为一位知识分子对现象的绝妙观察。

(3) 他,能真识英雄以指路

现在时值2020年9月,我正启动研读«人类群星闪耀时»这本书。我很久之前曾经不上心地浏览翻阅,大致印象是有着十四段精采的历史片段,如此而已。

当我现在准备深入精读这本书,对外封上大大地印上"这是一本天才描写天才的传记,展示改变人类命运的瞬间"备感重视。我知道这本书即将会给我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持,因为不只是这是一本描写改变人类历史与成长重要的契机,能够从这些脉络展开我对过往历史的理解;更难能可贵的是,期许自己也能慢慢养出具备故事理解与创作能力的我,从茨威格惊人创作能量上可以获得一些雨露点醒。茨威格他根本不盲目推崇成功的、那些已经非常知名的人物,而是展现过人的观察、高度思维推演与写作描写能力,这本书一定能看到故事、角色、脚本、转折...等等精采篇章。

更让我想一读再读的原因是,他不是随波逐流、对成功的事实加以渲染之事后解释者。他是一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做功课、搜集资料以及发挥人类创造力的标竿!

他留给我们后世这本书的最大价值是,人类之所以进步也是从失败中获取宝贵经验。在书中介绍的十四位陨石坠落的英雄,为何会留名?为何会被遗忘?当中所处之历史背景、起承转合、故事情结设计都有仔细做过研究、仔细去推敲蛛丝马迹,让后世的人去评断。

不敢说评断与否,对我这种粗鄙的外行人如果能读到如此精采巨作以因应人生所遇到的困难,把这些精神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是非常精采的、可以对自己说已经在这辈子有踏踏实实过活的交代。

是不,有什么从历史上闪耀英雄的失败学习的经验更血淋淋、更具警惕意味、更具宝贵收获的存在呢?我相信是的。

(4) 他,是我的精神粮食

史台芬・茨威格还特别提及,要融入一个新环境,必须要带着高层次的精神来学习所处境地,像是学习艺术、创作、国学经典、诗词歌赋小说电影等都是很好的切入点。

所以我接着深入阅读国内几位非常知名的大人物。特别是沈从文的小说总是让我看得落泪...感动得无法自己。从沈从文的作品中,我看到都没有作家个人的影子,他们有的就是自己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记录与生活。就感觉我从心里面更爱这个世界、更愿意紧紧地拥抱这世界了!

再次好好读一次这本书吧!特别是现在也是开启异地生活的篇章,绝对会遇到非常多文化冲击的不解。我希望能借由这位作家的笔触来历练自己对事情观察的敏感度,也要历练对不同伤害给我的感知,我相信是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

再来一个非常俗气的意图,他的作品非常多金句。我总是都能随时翻阅到恍然大悟、精采绝伦的论点,如果我能背上几个字,肯定能让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许多百分点!

(5) 我,知道稳定也清楚前行

短期目标是,警醒点!真的得认真面对自己过往的懒惰...由于自己荒废多时的德文根本都不会用了,到了新的环境为了好好生活,也该渐渐拾起一些本来就已经学到的技能吧?总是不知道会不会遇到什么挑战?我得警醒地提前准备着。九月开始,我就安排在这个月的睡前好好品味这位钟爱的作家史台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中长期目标是,我希望透过翻译书目的再次精读,慢慢重拾起剧情印象,也期望自己调整好生活,渐渐再回复固定对德文学习与阅读的习惯、以找回德文使用能力,希望2~3年后能力回复能回头看看原文版和与德国朋友继续通信问安。


结语:

我真是自私无知与自我封闭的可怜者。十多年心理学知识学了之后就只懂自己开心理解,但就是学了皮毛...备感惭愧,差一点落入未知、放弃自己。在【李笑来老师】的思想和实践出真知的当头棒喝,我觉得越来越有能量与学习真正快乐的方向感。

说真的...这几天我一直处于释放哭泣的状态当中,但是知道释放的是多年来很多的不理解。释放后,我会更轻松、更明白地获得勇气。

不说了!继续谦逊过生活。相信自己能一步一步踏实,不畏惧心中的慌乱、不安,借由【践行群】避开心理偏误的逻辑训练、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认知升级锻炼,以及走心教练在旁,让我能看清楚事情的本质,真正做到「择己所爱、爱己所择」,持续不断清澈向前行。

文⎪卡蜜儿(公众号:践行可觅尔)

2020.09.03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