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阅读,就是为了不平庸至死


阅读才是逆袭的第一步

前两天,我学习到一个新词…“元无知”,是指一个人无法意识到自己无知的状态

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容易陷入“元无知”状态,我们平时看到有用的文章或是学习群里的信息,习惯性的收藏,可是过后却不曾再去看。

淘宝,头条和各种浏览器,有大数据算法,每天推送你喜欢的物品或是新闻。

当活在迎合我们的世界中,这个世界还是真实的世界吗?当你看到的世界都是你满意的,你还会努力前行吗?

阅读能够拓宽眼界,提升思维质量,让你能够准确判断你所看到的一切。

前段时间被称为“北大考古界新团宠”的钟芳荣,凭借着从小的阅读功底,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思想独立,没有受他人影响,报了冷门的考古。

阅读才是一个人不平庸至死的最强大的法宝。

虽然我们都会阅读,但是阅读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有些人读了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很多人都深陷阅读误区而不自知。

阅读误区是无效努力的陷阱

韩国畅销书作家二志成,7年读了2500本书,结果却是负债400万。

很多人也在质疑,阅读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吗?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我依然还是从前的我?

阅读误区之一就是把阅读仅仅当成结果,读过就忘记了。

有个小伙伴一直在问:我一天读不完一本书怎么办?我写不出书评焦虑啊。

我们很多人都聚焦于能不能读完,能不能完成作业,这是阅读的重点吗?

阅读的目的是学习需要的知识,提升思维质量,如果把聚焦于能不能完成计划,最终你会对阅读毫无兴趣。

因为你没有完成的同时,你也没有学到知识。

只要你聚焦于成长,哪怕今天你只读了一个章节,那么你也能够学到知识,今天你也是充实的,阅读就是开心的,是有正向反馈的,那么你就会越来越喜欢阅读。

阅读误区之二没有目标,读了很多的书,最后却没有形成知识体系。

之前有个社群老师做分享,她是樊登读书会讲书人全国大赛的前10名,可却一直没有个人品牌。

有人说她,你读了这么多书,怎么不好好用起来,也做个个人IP呢?

这位老师说当时她想了很多,却每一个能拿出手做IP的,最终她决定,专攻财富领域,结果读了1年多,就开课了,而且学员反响很好。

这就是有目标和没有目标的差距。

网上有这么一句名言:没有方向的船,走到哪里都是逆风。

细想起来,确实如此。

后记:

能阅读不等于会阅读,阅读并不是目的,获取知识也不是唯一目标,通过阅读,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建立完善的底层逻辑知识体系,才是阅读真正的意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