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影片——简单纪录

想着看《信条》,缘于同一导演,就提前刷了边《盗梦空间》。

昨日看过《信条》,更是惊讶于,诺兰将物理理论用电影描述的如此精到深刻。《信条》影片的开首语就是:这是个混沌的世界。取意于近代物理学里的混沌理论。对应的暗语是:黄昏时分无故人。

神话故事里,盘古开天辟地前,宇宙天地一片混沌。神话故事里的混沌与近代物理学混沌理论中的混沌,其内涵相差甚远。神话故事里的混沌着意于宇宙初始形态的浑然一体,而物理学里的混沌取意于“宇宙”形态变化的“不可预知”性。

《信条》影片中,更着重于“意识”对“时间”的视角,“意识”与“现实”的关系。在时间是线性的看法中,世事的运行遵循着因果定律。量子力学亦是在万物皆有联系上,描述着一种缘起的倾向性。类似于佛法中的“成就”二字。而在混沌理论的描述中,自反馈意识与形态的变化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就是:Z=Z^2+C;输入即输出,输出即输入的无限扩张变化,遵循简单规则却又无法预期,极度有序却又混乱无序,处于非线性的形态进化中。

《信条》中的“意识”行走于时间的莫比斯环上。所描述的取自于量子力学中对五维空间的描述属正逆时空对称展开;源自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来说明“混沌”里的极度无序与有序;逆时工具里的描述,来自未来的“物质”归位于始发地。整个影片故事情节的展开只是为更精到的描述时间的钳形运动,五维空间对于时空对称展开的描述。相比之下,之前的《星际穿越》所描述的是相对论下,对于四维空间里,时间实体化展现中,作为“爱”这种“意识”的时空穿越。《盗梦空间》里则更着重混沌理论里的“意识”自反馈下,形态变化的不可预期;意识关联着时间,意识决定着现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