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写词漫不经心,却是南宋初期不可或缺的著名词人

关于陆游最出名的一首词,我想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沈园墙上与前妻唐婉对和的那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两首词带着血泪,陆游和唐婉的故事也在后世广为流传。

不过,陆游虽然贵为南宋中期最著名的词人之一,但他写词却是很不用心的,他写诗很好,写词很随意,可以说是漫不经心,可是挡不住人家才华横溢,怎么写都是佳作。

北宋灭亡后,宋高宗逃亡都杭州建立了小朝廷,陆游就出生在北宋沦亡的那一年,他曾写诗说“我生学步遭丧乱”。因此他想收复中原的心情,至死不忘。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有谁不会背的吗?几乎没有。所以陆游之爱国后世人皆知。

陆游少年时去临安赴考,那时的南宋朝廷外困内腐,他考中礼部进士,却被秦桧免除。三十八岁时,孝宗赐他为进士出身,才做了通判之类的小官。因为他主战,受到牵连,被免官居家五年之久,家中穷困至极,用他自己的话是:

十月霜风吼屋边,布裘未办一铢绵。 岂惟饥索邻僧米,真是寒无坐客毡。

后来好不容易派了个官,却是在四川奉节,陆游为了生活不得不去,好在他是很乐观的人,说自己“残年走巴蜀,辛苦为斗米”。又说“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一个人去四川做官,家贫又不能呆在一起,心情是很沉重的,可是一个人面对困境,总要想办法解决的。陆游是乐观的,所以他自嘲说经历了这些艰难困苦,现在才像个诗人,还把他背井离乡独自出门的悲惨境地,说成是轻松的游玩。

从四川过了剑门就是陕西汉中,再往前就是长安——沦陷的故都,因此汉中有个大散关,驻扎着南宋的守军。陆游在汉中过了一年多的军营生活,那时候他已经快五十岁了,仍有一腔报国的雄心。

一个人总是会受到年龄、身体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陆游也不例外,少年时重辞藻技巧,壮年时豪放,晚年时则闲静。他爱好写诗,又拥有丰富的情感,容易受感动,从二十多岁到八十多岁之间差不多写了一万多首诗,但词却作的不多。

这首《双头莲》是陆游在成都时,写给朋友范大成的: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萧条病骥,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身万里,旧社凋零,青门俊游谁记?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空怅望,脍美菰香,秋风又起。

头发开始花白了,才忽然惊醒,想要收复中原的壮志都落空了,自己也因为谋生而旅居在外。像一匹憔悴的、被疾病折磨的瘦马,谁又会知道或相信你也有这样的志向呢?怀念中原,隔着重重山水,故国和故乡都在万里之外,当年在临安与风流才俊交游的往事,如今还有谁记得?

下阙写人人都说成都是个好地方,感叹自己很清闲不被重用,没有事做,于是关起门莱多睡会儿。在清愁中没有人聊天说话,只能独自饮酒,这样的情况下,又能向谁倾诉心事?虽然四川有船,可以顺着长江行,但谁又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家乡呢?只能望着东南吴楚的方向惆怅、瞻望,秋风又起,想念故乡的鲈鱼肥美、莼菜羹香。

这首词是陆游感慨自己年华老去而志向落空的伤感之词。陆游的词也写得非常动情,气势豪迈,但是不够含蓄,太直白,没有表现出词的优美质感,他依然是在用写诗的方法写词。不得不妒忌,有才华的人就是不一样,随便写写也是佳作。

周邦彦死于北宋灭亡之前,李清照经历了整个北宋至南宋的战乱,陆游则是生于沦陷年。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陆游的一生都在等待之中,位卑未敢忘忧国,然而收复中原的梦想终究是破灭了,南宋也消亡了。

2017年元月,我去了沈园,如果陆游泉下有知,可以瞑目了——中原收复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