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29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說,仁德離人很遠嗎?我想要仁,它就來了!

朱熹註解說,仁,是心之德,在內不在外。你自己心裏裝着,那仁自然就來了,哪有去遠處找仁德的呢?

程頤註解說:“爲仁由己,欲之則至,何遠之有?”

仁,就在我們心中,捫心自問去做就是;道,就在我們腳下,擡腳就走嘛!但是我們做不到,小時候知道該勤奮學習,但是貪玩偷懶,做不到;長大了每件事其實都知道該怎麼辦,但各種貪心偷懶,也做不到。

沒辦法,沒辦法。

沒辦法是不是就放棄呢?

不放棄,做得一件是一件,做到一步鞏固一步。勿忘勿助,持續改善。

仁不遠人,道不遠人,每個人天生都懂,都會,關鍵是態度、意識和毅力,加一些儒家修身的心法,你會越修越投入的!

️賦能王解讀️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講,成就夢想!寫作加演講,七倍速成長!越付出,越富有!

咱們先簡單的回顧一下昨天講的上一章的內容。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說的是互鄉這個地方的民風不好,不講道理,沒法溝通。有一個互鄉小夥子來求見孔子,孔子居然接見了。

門人就很不理解,就說:“像他這樣的人,你搭理他幹嘛?”孔子就說:“見他,是鼓勵他的進步,不是肯定他過去的所做所爲,這有什麼不能理解的呢!人家既然找到我,就說明他想潔身自好,想與過去道別,我就應該幫幫他。要鼓勵與支持,而不是把目光只是放在他的過去,只看到他過去做的不好。”

這裏面是告訴大家:

第一,我們不要有特別明顯的地域歧視,這個地域即便是名聲不好,也一樣有好人;

第二,即便是這個人過去不好,只要他改過自新,我們都要給他機會,而不能一棍子打死。

孔子作爲思想家、教育家,作爲至聖先師,他有教無類,不管是誰,只要是想進步,就盡一份力量來幫助他。

要相信,你用善心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善心來對待你,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

簡單的回顧一下昨天講的內容,我們要今天學習新一章。先看原文。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簡單的翻譯一下,就是孔子說:仁德離人很遠嗎?我想要仁,仁就來了。

看到這句話,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很奇怪,爲什麼呢?

在前面的章節,孔子多次說過,能夠做到仁的沒有幾個,一問“某某仁乎?”說“不知也,不知也”,孔子也不敢肯定說他就達到仁的境界了。

爲什麼這裏說“我想到仁,它就到了呢”?

這要和大家好好的聊聊。

仁是孔聖人的核心思想,他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朱熹註解說:“是心之德,在內不在外”,就是仁在你自己心裏。就向王陽明說的那樣,你自己心裏有良知,憑着良知去做,良知就來了;你自己心裏有仁,你照着仁的標準和要求做,仁也就到了。哪裏需要向外找呢?就是不假外求!

程頤註解說:“爲仁由己,欲之則至,何遠之有?”這個就是從自己來講,這個仁不難,只要你有一顆心是仁的,心是向善的,那麼你就能達到。

爲什麼說那麼多人都做不到呢?這也是有原因的。

就是我們要有這個念頭,偶爾做一做是沒有問題的。難在哪裏呢?難就在於一直堅持這種思想,一直堅持這種狀態。

比如說我們做冥想,放鬆。在心裏面想放鬆的那一刻,你會發現你其實已經放鬆了,但是過一剎那,你可能又緊張了,或者說本來這一刻你什麼也不想了,但一會腦子又想別的了,難在於一直如此。

毛主席也說過,我們做一件好事不難,哪個人沒做過幾件好事呢?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說起來就是能不能始終如一的處在這種狀態,這有點難。

這裏用佛家的修行法門來和大家講一講,我覺得可能更好理解一點。

比如說六祖慧能,當時和他齊名的還有一個人叫神秀,都是五祖弘忍座下弟子。慧能就是頓悟,神秀是漸悟。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這是六祖慧能的境界。本來就沒有,哪裏去沾染呢?你連想都不想,哪有這個可能作惡呢!

神秀則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需要勤拂拭,纔可以。對他倆來講,境界是高下立判的。

但是對於普通大衆來講,想達到慧能這種境界太難了,這需要慧根。但是要是達到神秀這種狀態,相對來講比較容易。慢慢的把塵埃去掉,去掉惡的東西,善的東西就顯現出來了。我多擦擦這個燈泡,它就不會被被油煙燻黑,我們天天打掃衛生,屋裏會光潔如新。

對於我們修行,其實是兩種都要的。既要能漸悟,慢慢的去修德,時候到了,能頓悟當然更好。

這其實也對應着這個難也不難。你要是一下頓悟了,就一點也不難。你要不能頓悟你就會覺得好難啊!難在哪裏?難在堅持,難在恆,恆是最難的。我們以前講曾國藩的時候也專門講過。

接着往下講,在《中庸》裏,記得孔子的一句話,叫:“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就是道本來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就在我們中間,並不離我們很遠,如果一個人爲了追求道而遠離人羣,那麼他追求的東西肯定不是道。

這裏其實也是佐證了,不要到處去求,向自己的內心尋求,就在我們的內心,就在我們的日常裏面,你仔細琢磨就能夠悟道,就能夠找到仁,而不用非去什麼上深山裏去修行,或者說自己關在小黑屋裏。

如果一個人很清高也不合羣,不和大家在一起,看誰都覺得不順眼,覺得誰都不如他,那麼他就肯定是遠離道了,不是屬於一種道的狀態。

我們往往會看一些人物傳記,特別是看到一些大人物的時候,比如說季羨林是我們山東聊城人,和秋豔是老鄉,可以說是正而八經的國學大師。

別人去採訪他,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就覺得他好像是一個普通老頭。和他交流的時候又親切又和藹,就像老爺爺一樣,你哪裏覺得他高高在上!

我們很多人原先沒有接觸到毛主席,沒見他的時候,心裏也激動的不得了,就覺得那麼高高在上的人物,像神一樣去看待,但有的人到了他身邊,你會發現他又和藹又可親,目光中都是慈祥,你聽他說話怎麼聽怎麼舒服。

️️哪裏像有些人,目高於頂,目空一切,那不是道,那是裝。

仁就在我們心中,捫心自問,去做就是。道就在我們腳下,擡腳就走。爲什麼有時候做不到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還是我們相對來講,比較懶。️

比如說,我們知不知道該勤奮學習呀?知道。但勤奮學習就需要用腦,用腦就不如說我去玩耍,去享受來的舒服!

我們也知道追求自己的理想好,但是一想到很多欲望,得不到滿足,有點畏懼了,然後一看到什麼東西吸引我,我就被吸引走了,所以說很難做到持久。

這也就是爲什麼說我們很多時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原因。大家來到超級演講家,哪個不是想好好跟着我們一起來練習演講的呢?我相信大家都是有這個初心的。️

但是走着走着就走丟了一些人,爲什麼呢?就在於保持這份初心太難,雖然做其實並不難。現在讓大家如果今天不做就損失100塊錢,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做。但現在不做好像沒什麼損失,做了好像也沒有得到什麼,自己有那麼多事兒!算了吧,慢慢的那就拋擲腦後了。

就是說仁這個境界你想就能得到,但是你要長期保持一直在這種狀態,那真的是不容易,以前面我們也講過,說顏回能夠做到三月不違仁,其他人能做到幾日或者最多一個月就不錯了。

那怎麼辦呢?沒辦法!沒辦法,就沒辦法了嗎?那我就放棄嗎?我逮着什麼放棄什麼嗎?不是的。

不放棄,做一件事是一件,做一步鞏固一步。勿忘勿助,持續改善,想到了就做,把它養成習慣。

另外一位聖人叫王陽明,王陽明提出了一個人人皆可爲聖人的修心方法,也就是達到仁的修心方法,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

第一個就是,聖人不分大小。比如聖人是金,堯舜是一萬金,那我是500金或者是300金或者100金都可以。同樣是純金就好,不要說聖人是一萬斤純金,咱是一萬斤破銅爛鐵,要保證品質。

王陽明的這個說法是很有教益的,就是我們平時老是和別人比。最在意的是和別人去鬥,看看誰比我誰更成功,誰更有錢,卻不注意自己的獨特價值。所以,我們要“只爲自己爭成色,莫與他人鬥斤兩”。我只有二兩也行,但我這二兩是100%的純金。

打個比方,馬雲是中國首富,我是個普普通通的大哥,對吧,和大家一起踐行的,貢獻咱可能沒他大,但那有什麼關係呢?

我把我這個論語和大家交流好了,不也一樣嗎?爲什麼非得那麼比呢?那不把自己氣死了嗎?每個人都有其自己的獨特價值,做好我自己,把我能做的做好,到仁的這個境界就可以了。

第二個就是聖人辦大事成大功,他處理的事兒我可能沒遇到過,也沒機會遇上,但我處理的事兒,他多半都遇到過、處理過,那麼當我待人處事接物的時候,這件事這種情況,如果是聖人,比如說孔子遇到了以後,他會怎麼處理啊?如果也不過和我的處理一樣,那我在這件事上就和孔子一樣了,也沒有多少區別,也算是聖人了。這叫“聖人情境模擬法”,來默習,修身精進,成長的就更快了。

也就是說,聖人他不但一件事做的好,而是事事做的好,都是累積起來的,他的一生經歷了多少,然後一步步的去改善積累,做出每件事都那麼合規,某個事都做的那麼好,大家都會認可他爲聖人。

我們如果說從小事做起,不是說我一下子要非得做聖人,我這個事做的和聖人差不多,我覺得這樣我已經是聖人了,那個我做的也不錯,我也像聖人,那麼你做的多了,大家想是不是也就接近於聖人了?

聖人是無數個小行動的積累疊加,而絕不是說他生下來就是。

聖人臉上也沒寫着字,不是像賈寶玉一樣生下來就帶着通靈寶玉。

我們做不到事事都好,事事都能夠像聖人那樣,那如果說把我們這個領域,我比較擅長的,能夠做到像聖人那樣,我們也應該感到自豪了。

比如說我,每天早晨起來給大家解讀論語,拉近我們與孔老夫子的距離,在這一方面,我覺得我也像孔夫子有點相像,誨人不倦。只要大家有疑問,有想法,我就願意和大家一起探討,我們一起共同精進。這有什麼不好呢?

仁不遠人,道不遠人,每個人天生都懂都會,關鍵是態度、意識和毅力,加上一些儒家的修身心法,你會越來越投入的,越修越好的。

我們再說一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他也不改其樂。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物質極度匱乏的情況下,他依然能夠不改其樂。

如果說我們也能做到,不管是窮是富,不管外界條件如何,我一直一心向道,一心求善,一心求仁,那麼也會像孔夫子一樣,我欲仁,斯仁至矣。

好了,時間也到了,今天的這一章解讀就到這裏了,再簡單的回顧一下。

我們不要認爲仁很遠,需要到外面去求索。仁就在我們的心中,如果說我真的想,那麼它就會到。關鍵是我們要把它保持下去,一直保持着一顆仁心,那麼都不難,道不遠人,仁不遠人。

明天早晨六點半,我們來繼續解讀下一章。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

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爲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