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個人能夠看清楚別人,能夠把任何人都認識清楚,就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
“知人者智”還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自知者明”。能夠自知纔是一個明白人,世界上的人都覺得自己最明白自己,都覺得別人不瞭解自己,可見“自知之明“很難。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勝人,是與人打架打贏了,這樣能夠獲勝,不算什麼,要能戰勝自己的人,才稱得上是一個強人。修道成功的人就是自勝,能戰勝自己的慾望.戰勝自己的煩惱妄念。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好多人都覺得,我們自己所住的房子,永遠少了一間,穿衣服永遠覺得少一件,雖然衣櫥裏有很多高貴的衣服,要穿的時候,總覺少一套非常滿意的;嚴格地說起來,真正的財富,是“知足者富”。如果一個人三天沒有飯喫,撿到一個饅頭,一半來發了黴,啃一口沒有發黴的一邊,喝一口水嚥下去,那個比什麼財富都好。人到了那個時候,才懂得人生,才懂得知足纔是真正的財富。不知足就是永遠跟着慾望跑,而慾望是永無止境的,所以人永遠生活在痛苦之中。把做不到的事情硬做到了,這才叫做有志氣。“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這就叫做有道之士。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人要守住本分,要認清自己,也就是“自知者明”。能認清自己,就曉得我應該做些什麼事情,負些什麼責任,不失自己的本位,纔可以長久。人雖然死了,有功業留在人間,有學術思想影響於後世。老子本人雖然死去,但有《老子》五千言的書流傳下來,他的學術思想綿延不絕,他的道德精神永遠影響人類世界。

以上討論的這些問題,仍然是在“樸雖小”這一個範圍以內。第三十三章的文字都是對等的,好像格言一樣,因爲這個“樸”所講的是中道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對等的,“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是對等的,“知足者富”與“強行者有志”也是對等的,這就是中庸的道理。“樸雖小”,很細微,很樸實,很本分,如果能做到的話,那麼,“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萬物就由你做主而向你歸服了,這也就是《陰符經》所講的“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