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只有峨眉山想到的

站在樂山城區公交站臺等公交車,一輛輛公交車來了又去了,見一些公交車上印有宣傳廣告,上面白雲繚繞,有幾個大字,《只有峨眉山》,下面一串小字,王潮歌作品。

正在細想這標題,旁邊站着的一個小女孩,揹着書包,脖子上還沒有戴上紅領巾,似乎是剛入學發矇,一臉稚氣,可愛的緊。一手牽着她媽媽的手,年輕的媽媽正在看手機上的抖音發笑。小女孩指着車身上的廣告,奶聲奶氣、一字一句認真念道:

"只一有一我一眉一山,"

顯然,小女孩還不認識峨字,認字認半邊。我正想好爲人師,糾正小女孩的別字。小女孩似乎心有靈犀,造出一連串的句子。

"只有公交車,只要一元錢;只有我媽媽,只有李老師;只有️中秋節,明天不上學。"

我忍不住笑了。這不正是前段時間網上吵得沸沸揚揚的《平安經》的又一個翻板麼?"火車平安,飛機平安,汽車平安,自行車平安,電動車平安,兒童車平安!東北平安,吉林平安,長春平安!"

就是由這樣的句子組成了一本書,引起了轟動。吉林省有個官方微信公衆號發佈作者爲張詠的拜讀《平安經》感言:

“《平安經》作爲跨國傳世的經類大作力作,是歷代和當代僅見的首部平安經書,由人民出版社和羣衆出版社聯合出版發行。作者賀電先生博學多識,擁有警察和專家雙重身份,已出版專著 35部 。從他的新作《平安經》中,令人感知到一位學者深邃的靈魂和寬廣的情懷。”

看來,我們正處在一個宏篇鉅製誕生的時代。

我生逢這樣的時代,從童年的不讀書去造反,到只准讀幾本書,看幾場戲,唱一支歌,渾渾噩噩的長到十五六歲,又讓我們去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再後來,我們漸漸老去,卻又開始讀書。

這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連帶着整個七十年代,受文化的苦最大。腦子裏除了一些單向度的思維,就剩下同胞中相互的奸詐,人與人相處,最熟悉的便是鬥爭二字。

後來我們中的一部分最奸詐的人成爲精英,佔據了各個制高點,他們特別擅長表達的事情,是把這幾十年裝進腦洞的各種印象重新複製粘貼出來,這是既方便又快捷的升官發財方式。

以文化的名義去傷害文化,成爲當下的時尚。

不管是"印象"還是"遇見",或者是"只有""又見",都是些副詞,如四川人的段子,"脫褲子放屁"統統裝進一個陳舊的瓶子。

過去許多年,大凡看過我們的國外鄰居,白頭山大型音樂舞蹈節目的人,都會爲節目中的幾萬個演員點贊,幾萬人做同一個動作,如機器人一樣,整齊劃一。不僅僅如此,儘管國力衰弱,糧食短缺,自行車屬於奢侈品,舞臺上,卻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聲光電包括音響系統。

幾乎可以肯定,凡是把面子上的事情看成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的地方,總是"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

在一個說話都不能利索的地方,用文化的名義去加害文化,這很考驗一個人的智商。聽說學相聲的人,先要學繞口令。

"牛郎戀劉娘,劉娘戀牛郎,牛郎年年念劉娘,劉娘年年戀牛郎,郎念娘來娘戀郎"?反覆念,很多人念着念着就會把自己繞昏過去。

我們不得不承認漢字的博大精深。比如,自由市場上物價上漲比較快,叫做"穩中有升",街上有幾家飯館質優價廉,去喫飯的人多,形容是"報復性的消費。"現在什麼都時興評比,動不動就是國際一流。有網友說,以後罵人是個二流子,可以文雅一點,叫做雙一流。

這真是文化的劫!明明是一個舉着文化的招牌做着反文化的大忽悠,卻堂而皇之招搖過市。聽說,在一個旅遊景點排一齣戲,早年間花三千萬,後來發現這是個快速致富發家的祕訣,錢是越多越好,花一個億三個億不稀奇。峨眉山坊間流傳,爲了一齣戲,花了八九個億還剎不住車。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如果爲一場戲投資超過十億,每年僅付利息,就得六七千萬,不得不說這是個大買賣。

早年間見路邊電線杆子上貼滿了"老軍醫,專治各種性病,各種不孕不育。"當成江湖上的笑話,幾十年過去,那些當年貼電線杆子小廣告的人,以福建甫田人爲主力軍的江湖遊醫早已登堂入室,有些人富可敵國。廣告的戰場早已變換,電臺電視廣告直到百度搜索排名。

"下半身問題哪裏去,張公橋正健醫院上二樓。"滿世界都是甫田人開的醫院,門口掛着合法的招牌。你逃不掉!

這世道,笑在後面的人還不知道是誰呢!


(本文圖片和投資數據來自網絡,特此聲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