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解缙死于职场的“四个坑”



解缙是谁?也许你没有听说过,但是,如果你知道明朝的《永乐大典》,就会认识解缙了。不错,这个解缙正是《永乐大典》总编,也是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流传了500多年的楹联,是解缙对官场那些庸才的挖苦和讽刺,然而,这幅联语又何尝不是解缙的自我写照呢?

解缙死于自己的“无知”,他对“帝王心理学”一无所知,这是最可怕的“腹中空”;他对“政治关系学”嗤之以鼻,这是遭遇淘汰出局的“根底浅”。

解缙在职场“腹中空空”,而且“根基松垮”,如何不败?最终还因此送了命。他犯了职场四个大忌。



1. 一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解缙曾侍奉过太祖、建文帝和成祖三位皇帝,而且这三位帝王都很欣赏解缙的才华,这样一位三朝老臣理当位居人臣之首,如何会冻死于积雪中呢?

解缙的悲剧在于他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不知扬长避短,做了一件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

明成祖朱棣之所以器重解缙,很大原因就在于他就是那个能胜任大典主编的人。

朱棣构想编撰一部包含有史以来全科目全类别的大典,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担任主笔和总编,这个人必须有广博的学问、清晰的辨别能力、无比的耐心和兼容幷包的思想。朱棣确定符合以上条件的人,非解缙莫属。

因此,解缙所擅长的是埋头做学问,而不是搞政治。可是,解缙却偏偏信奉“学而优则仕”这样的鬼话,抛弃自己擅长的领域,天真地认为自己在皇帝身边已经成为政坛高手,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血雨腥风的政治漩涡之中,最后卷入朱高炽和朱高熙的斗争,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解缙这样一位久立朝堂的老臣,像个刚入职场的后生,对帝王心术不以为然,对于政治权谋不屑一顾,而他最后正是死在了这点上。

《永乐大典》是解缙一生最辉煌的成就,但也是他一生最后的荣耀,在《大典》完结之时,他就从人生的高峰跌落到谷底,被皇帝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广西。

如果解缙没有急功近利,一心想转业成为政客,以朱棣的英明和他的才学,说不定还能修出几部盛世巨典,彪炳千古呢。



2. 做事一定要外圆内方。

解缙正直刚介,敢于直言劝谏,在朝不保夕的恶劣政治环境中,表现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骨气和勇敢,但也为此付出了政治的甚至生命代价。

当时胡惟庸已经案发,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可谓腥风血雨,变幻莫测。在这样的环境下,解缙不会审时度势,仍然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做事不知圆通,别人不敢做的事,但在别人哄骗下,就心甘情愿成了出头鸟。

解缙不仅向朱元璋上书,呈上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太平十策》,针砭时弊,斥责不必要的杀戮,而且又受虞部郎中王国用一番奉承,上书为牵连到“胡惟庸案”被处死的韩国公李善长辩冤,并斥责御史袁泰蔑视朝纲,贪赃枉法,诬陷忠良。

解缙一番口无遮拦,随意臧否,不仅得罪了皇帝,而且同朝的权贵也几乎得罪光了。他以笔为剑,活生生把个官场杀成了江湖。

太祖朱元璋念他年少轻狂,恃才傲物,需要闭门思过,于是把他打发回吉水老家修养心性了。



3. 大丈夫一定要能屈能伸。

解缙受了很多苦,历经了很多坎坷,他太想成功了,而罢官的日子是苦闷的,对解缙来说,人类的最大痛苦并不在于一无所有,而是拥有—切后再失去。

他十分留恋京城的繁华、众人的仰慕、皇帝的器重,这些苦闷和痛苦,完全将解缙击垮了。他依靠先前的关系网,不断地向高官和皇帝上书,要求获得官职。

继任的建文帝虽然知道他很有才能,但却不愿用他,只给了他一个小官,打发到遥远的西部。解缙十分不甘心,马上找人疏通关系,终于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当了一名小官。

此时的解缙已经完全没有了青年时期的雄心壮志,他不甘于现状,最终还是向现实低头,理所当然会拼命抓住一切机会,投靠了朱棣,成为朱棣的宠臣。无论他使用了什么手段,但毕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解缙不能安于内心的真诚,只能伸不能屈,当年那个一心为民请命、为国效力的单纯的读书人死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贪图功名利禄、热衷政治筹码的政客形象。



4. 做事一定要摆正位置。

职场中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是一个很现实却又很难把握的问题。对解缙而言,带来的是杀身之祸。

朱高炽是朱棣长子,立长为太子是朱元璋立下来的祖训,但朱棣却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所以朱棣一直犹豫不决,于是便去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在众人迎合圣意赞同立次子为长时,解缙仍直言立长,“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朱棣听后面有不悦,但解缙只说了一句“好圣孙!”朱棣恍然大悟,最后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如果说解缙这次有惊无险,但他仍然不知收手,在皇帝继承人问题上,继续参与斗争,摆不正位置,公开支持皇帝大儿子,贬斥皇帝偏爱的二儿子。

这样,解缙在朱棣的心里贴上了一道政治标签“干涉家庭内政”。此后,解缙地位一落千丈,渐渐失去了朱棣的信任。朱棣认定解缙有意离间手足,失去了耐心,等不及《大典》完成,就把他贬黜广西。

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奏事,朱棣恰好北征在外。解缙不知轻重,私自谒见了太子朱高炽,也没有向朱棣报告就返回了。

朱棣认定解缙有结交太子、图谋不轨的形迹,便下令逮捕解缙,这也预定了解缙的死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