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不是假把式,看看明代第一牛人王陽明的動作示範吧


這段時間一直在讀明史,讀到王陽明的故事,還有他感悟出來的那個牛氣沖天的“知行合一”,內心仍然十分震撼。


幾百年前的王陽明怎麼也沒有想到他的“知行合一”,會紅遍當代,風尚一時。然而,我們很多人對王陽明本尊卻一無所知,更遑論他的“心學”了,可想而知我們對“知行合一”的誤解有多深。

在這篇小短文裏,可否換個方式聊聊這麼深的“知行合一”,看看王老先生自己究竟是怎麼玩轉“知行合一”的。後面還有幾個續篇,再來侃侃“知行合一”的“心學”境界,和王老夫子這尊大神的來龍去脈了。

說王陽明是思想家也好,哲學家也罷,反正就是個大師造型,給我們第一印象應該是一枚手無縛雞之力的儒雅夫子。然而,讓人跌破眼鏡的是,他十分彪悍,彪悍得像湘西的土匪,“放下槍是夫子,拿起槍就是悍匪”的那種強人格!

你沒有聽錯,王陽明不僅是與孔夫子齊名的一代“聖人”,而且還是個比肩諸葛亮的一代軍事家!一旦兵權在握,萬軍待發,他就如同凶神惡煞附身,殺得對手心驚膽顫。

講到這兒,請仔細留意,我們已經臨近“知行合一”的那道門檻了。這樣的“人格分裂”,在“知行合一”那裏一點也不矛盾。

王陽明十分清楚,對於敵人,耍耍哲學是沒有用的,只有以暴制暴,開展武裝鬥爭,槍桿子纔是硬道理。這樣的理論是不是似曾相識?我們的幸福生活就是這樣來的。哈哈,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威力!



廢話少說,還是言歸正傳,看看我們的陽明夫子是怎樣示範“知行合一”的。

話說明武宗朱厚照老兄統治天下的時候,寧王起兵造反了,在南昌發動政變。寧王朱宸濠是朱元璋的五世孫,整整比朱厚照大了兩輩,但是腦子一時發熱就想奪了朱厚照的天下,自己做皇帝。

於是王陽明出場了。在這場“王朱對決”中,王陽明打得酣暢淋漓,把“知行合一”的精髓發揮到極致!



王陽明在平定朱宸濠叛亂中,妙招層出不窮,令人歎爲觀止。這裏只能畫個輪廓,讓大家感受一番王陽明的示範動作。

——緩兵之計,虛張聲勢,設計將朱宸濠困在南昌。戰前王陽明在朱宸濠駐地的街道牆壁上,亂貼亂畫各種告示,並僞造文書,派人四處散發,號稱十六萬人攻城,虛張聲勢,打亂寧王部署,以此贏得時間,向各地發出緊急文書,集結兵力。

——按兵不動,擇機而戰,一舉圍殲朱宸濠。王陽明戰前坐擁數萬手下,士氣也極盛,無論怎麼看都應是出兵的最好時機。然而,他卻按兵不動。

在他看來,兵法之奧祕在於“此心不動,隨機而行”,這八個字概括了王守仁的軍事思想,他一生的用兵法則大都符合這八字方針。

當時,平叛之戰確實應該速戰速決,但朱宸濠經營南昌多年,根深蒂固,如果貿然出擊攻城,必然久攻不下,時間越久,禍患越大。因此,王陽明示弱於叛軍,誘其主力出擊,然後看準時機,一舉圍殲。

——圍魏救趙,聲東擊西,成功解救安慶之圍。安慶遭遇圍攻之時,王陽明力排衆議,主張乘虛圍攻叛軍老巢南昌,南昌一破,朱宸濠必定回救,首尾不相顧,叛軍必敗。

因此,王陽明放棄了看似無比正確的安慶,決定進攻南昌,後來的形勢發展也證明,他的抉擇無比正確。

——兵不厭詐,伐謀爲上,不戰而屈人之兵。攻打南昌時,王陽明故伎重演,派人四處傳揚,大張旗鼓,佯稱從福建和廣東調來三十萬精銳部隊,搞得守軍人心惶惶。

同時又派遣大量間諜,摸黑在南昌城內大肆張貼廣告告示,勸誡南昌市民關好自家房門,安心睡覺,不要多管閒事,造成守軍還沒等到進攻,就紛紛溜之大吉,從而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避敵鋒芒,尋其軟肋,予以重擊。在水戰時,王陽明很少直接對抗,他知道自己的艦船和彈藥不多,必須觀察敵艦主力的位置,因此在敵陣艦炮射擊的時候不與爭鋒,而是躲在一旁尋找敵艦主力,重火力予以還擊,造成敵兵節節敗退,毫無鬥志地四散逃跑。

——火燒連營,大敗敵艦,片甲不留。水戰中,面對敵船鎖鏈成片,王陽明巧借火勢,點燃船隻發動火攻,風助火勢引燃敵艦,再發動總攻,迫使敵軍潰退。



王陽明奇招不窮,而對手朱宸濠則是昏招頻頻。

——面對王陽明緩兵之計,朱宸濠留守南昌,喪失圍殲對手的最佳時機。

——面對王陽明誘敵之計,朱宸濠主觀判定敵軍兵力不足,僅能自保,於是武斷採取攻擊南京的軍事計劃,而這一切完全在王守仁的預料之中。

——面對王陽明圍魏救趙之計,朱宸濠急火攻心,全軍準備撤退,回擊南昌。如果朱宸濠這個時候不回兵救援,而是全力攻下安慶,直取南京,也許他不會敗得如此悲慘。

——鄱陽湖首戰大敗後,朱宸濠拿出自己積聚多年的金銀財寶,籠絡那些見錢眼開的強盜土匪,爲他賣命,殊不知這樣反而加速了他的滅亡。

——鄱陽湖大敗後,朱宸濠不知死活,將所有的艦船集結起來,用鐵索連在一起,給王陽明施以火攻的機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