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傳

祖大壽(1579年[1]—1656年),字復宇,明末清初遼東寧遠(今遼寧興城)人,吳三桂的舅舅。是明朝末年名將,後降清。

1628年(明崇禎元年),祖大壽因守寧遠獲得“寧遠大捷”而升爲前鋒總兵官,被派駐守錦州。

祖大壽後來隨袁崇煥入關保衛京師。崇禎由於種種原因將袁崇煥下獄。祖大壽怕受到牽連,毀山海關逃出。崇禎命袁崇煥寫信招撫,祖大壽才返回明朝。

1631年(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戰,祖大壽糧盡援絕,於是詐降,後逃往錦州城對抗清軍。清廷屢次招降不從。

1641年(崇禎十四年)農曆三月開始的松錦大戰中,因援軍洪承疇兵敗,錦州解困徹底無望,於是祖大壽率部降清。後隨清軍入關,1656年(順治十三年)病於北平。

1430年(宣德五年),寧遠城(今遼寧興城)築成當年,原籍安徽的軍官祖慶率全家老小遷居至此,世代繁衍,世襲明朝寧遠衛軍職並不斷提升,成爲寧遠望族。

祖大壽的父親祖承訓,號雙泉,是明朝萬曆年間鎮守寧遠的援剿總兵官祖仁的次子。隨遼東(今遼寧東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東南部地區)總兵官、寧遠伯李成梁東征西伐,因抵禦蒙古騎兵作戰有功,不斷得到提拔,出任遼東副總兵。

祖大壽於1620年(泰昌元年)爲官,授職靖東營遊擊,曾被經略熊廷弼上奏表彰。1621年(天啓元年)爲廣寧(遼寧北鎮)巡撫王化貞部屬,任職中軍遊擊。

1622年(天啓二年),後金與明朝發生了廣寧之戰,明軍戰敗,後金努爾哈赤佔領了廣寧,祖大壽帶領部隊避到覺華島。大學士孫承宗督師,以大壽輔佐參將金冠守覺華島。

1623年(天啓三年),孫承宗和袁崇煥修築寧遠城牆,祖大壽負責寧遠城工程,將城牆加高增厚,加強防守功能。

1626年(天啓六年)正月,努爾哈赤攻打寧遠,祖大壽參與了寧遠保衛戰。

1627年(天啓七年)農曆五月,後金皇太極率軍攻寧遠,祖大壽再次參與,既寧錦大捷。

1628年(崇禎元年),明朝任用袁崇煥督師遼東。同年農曆六月,祖大壽升爲遼東前鋒總兵,掛徵遼前鋒將軍印,駐守錦州。

後金皇太極曾經給祖大壽寫信,商議派遣使者弔唁明熹宗之喪,並且恭賀新君崇禎登基,祖大壽回信拒絕了皇太極的要求。

隨着祖大壽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滿門都獲封官職。祖大壽的兄弟祖大樂、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澤遠、祖澤沛、祖澤盛、祖澤法、祖澤潤、祖可法等,都是上自總兵、下至副將、參將、遊擊的各級軍官,分駐寧遠、大淩河(今遼寧凌海市)、錦州諸城。爲表彰祖氏世代鎮遼的功勳,明朝崇禎皇帝即位後,特命於寧遠城內敕建祖氏四世鎮遼的功德牌坊。

皇太極打錦州、寧遠不下,便改變了戰略,於1629年(崇禎二年)農曆十月率一萬四千人從薊門方向攻入長城,一直打到北京城下。當時,明朝軍隊主力都在山海關外布守,袁崇煥急率祖大壽馳援北京城,到達北京城下袁崇煥要求關寧軍入城,被崇禎帝所拒絕,在廣渠門外安營。皇太極親帥主力進攻滿貴的宣大軍,派遣莽古爾泰,阿濟格等貝勒率軍進攻駐紮廣渠門的關寧軍。滿桂命副將領軍出戰,結果全軍覆沒。在城頭督戰的滿桂據說被火炮炸傷,便去向崇禎告狀說是關寧軍炸傷了他,崇禎隨即招袁崇煥進城不容分辯就將他下獄,隨行的祖大壽渾身發抖。據此兵部職方司郎中餘大成認爲祖大壽必反,並說他三天之內就會反。


人物點評:

對於祖大壽的預言並沒有當成真。

這位將軍哭着離開了北京。

令人傷心的是

這時候的皇太極依舊頓兵在天子腳下,每天在城外遊蕩着。四處出擊,劫掠着百姓的家財。

城內的守軍雖然有13萬。但是。北京城有那麼大。十三萬軍隊不可能出城與後金的部隊對決,城內部隊更大的任務是守衛京師。至於與後金主力決戰是那些勤王部隊的事情。

然而現實的情況下大家都看到了。袁崇煥被抓。祖大壽哭着離開,天底下最能打的關林鐵騎返回了山海關。

許多人心裏都是拔涼拔涼的,遇到這種事情,其實說句實在話,被誰碰到了,誰都是十分傷心。

袁崇煥固然有許多錯誤,有許多缺點,甚至說矇蔽了聖上,具有欺君之罪,但是。在關鍵時刻,馬不停蹄的由山海關奔赴北京來勤王。

作爲皇帝的崇禎,只能這樣鐵面無私。怎麼能這樣絕命無情?既然袁崇煥能被抓。那自己以後是否有安全?這時候的主大壽,其實心裏很難受。而且十分的憂鬱。天下管他是誰的天下。京城管他是誰家的京城。天下之大,只要關寧鐵騎在手。也是無敵於天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