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多于行动的时代,我都做过哪些蠢事

故事从知道李笑来开始,严格说,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面说的人生三大坑

莫名其妙的凑热闹
心急火燎的随大流
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起码第一个坑,自己一直是死死的呆在里面,偶尔会爬出来一下,并且还会时不时热血鸡汤一下,感动一下自己,然后继续在原来的路上一路狂奔。

真正实现了,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最为典型的就是,自己特别容易被他人的文字带着走,一旦陷入其中,完全就没了自己的思考。

比如,这些年,自己最为擅长的其实是半途而废

刚毕业那会,总觉得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然后就陷入知识焦虑,这也想学,那也想学。

前后接触各种小技能,比如,excel表格的制作,比如ppt的制作,比如理财知识的学习(这个还算好,起码学完了),统统都是半途而废。

学着学着,就有了其他更吸引自己的事情,或者必须要做的事情出现,这件事就扔在一边了。

大技能,比如编程,虽然现在看来只是入门,自己毕竟也投入了很多精力金钱进去,结果还是学着学着不了了之,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弃放弃再放弃。

从这个角度看,李笑来定义的“表现型人格”完全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

有人查看的东西,自己或许就能做的好一点,比如学生时代的为了考试而学习,工作后领导安排部署的工作等等。

反倒是,需要自己主动去做的事,几乎很难有做的好的,更多的是,做着做着,就放弃了。

下一次,重新来过,再次立志重新做人,又一次的放弃放弃再放弃。

就拿写作来说,虽然知道写作的重要性,也一直投入时间精力再写,但这些都是在有外力加持的情况下,比如007的他律促进自律。

每周写文章,不写就出局,为了避免出局,就只能写写写。

最早的写作,没什么人看管的情况下,也依然是放弃再放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或许,这也是自己的独特性。

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找一个约束自己的群体,想待在里面,就一直行动。

比如,李笑来的box定投践行群,一方面,定投自己之前做过,定投时间足够长,收益肯定大,另一方面,这个优质群体的积极主动性,一直在督促自己。

他律促进自律。

想在群里待着,就需要定投,如果不定投,就会出局。

按道理说,无论加不加群,都不影响自己定投,但真实情况是,只要不是强制,定投的持续性就会大打折扣。

很明显,之前自己的定投就是这么半途而废的。

那,再有这样的机会,自己会轻易放手吗?

虽然是表现型人格,但也是积极向上的表现型人格,追求进步,想让自己未来更好,就需要这样积极的践行,不是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