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培養孩子自律(2)——壓力和控制感之間的關係


你所不瞭解的壓力

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們發現社會分層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作爲父母總想着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帶着這種焦慮情緒,很多父母總想着如何安排和規劃孩子的未來。

很多父母讓孩子學鋼琴,學跳舞,學編程,學奧數,如果孩子出現逆反心理,就用胡蘿蔔加大棒的方法,讓孩子繼續學習。

然而這樣的方式,讓孩子的學習效果並不理想。

因爲壓力會讓孩子失去控制感,會產生逆反心理。

書中說:所謂的壓力,都來自我們未知的、嫌棄的和懼怕的事物。

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有四種情況會讓人產生壓力。

面對從未了解到事物或從未經歷的事件

出現了意外事件

發生了令自己處於危險或尷尬的事情

出現了自己難以把控的事情或局面。

學習本來就是不斷探索未知的過程,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還會學到各種問題,會經常受挫,父母的過度參與或是不管不顧,都能夠讓孩子感覺事情難以把控,最後失去控制感的孩子,對於學習必然會起逆反心理。

壓力對大腦的影響

壓力對孩子的影響不僅在心理方面,在生理方面也有很大的影響。

現實中有這麼一些孩子,平時考試成績不錯,但是一到大考成績就下滑;還有一些孩子,父母監督的緊,學習成績就好一些,一放鬆成績立馬“變臉”;更有甚者,父母使出喫奶的力氣,孩子成績依然沒有起色。

這都與大腦的構造有着直接關係。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大腦應對壓力的四大系統:執行控制系統、壓力反應系統、動機系統和靜息狀態系統。

1,執行控制系統:高效學習的控制檯

這個系統“控制檯”就是前額皮質,它負責組織,控制和判斷決策,在這個系統的控制下,大腦會更專注,思路更清晰。

當人感到輕鬆,壓力較小的時候,這個系統就會控制大腦。

2,壓力反應系統:自我保護的機制

這個系統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它的一個重要的組成就是杏仁核,當人感到高壓時,杏仁核就會分泌腎上腺素,讓人做出“戰逃”反應。

當壓力持續存在,身體就會分泌皮質醇,皮質醇有一個副作用,就是弱化殺死海馬體裏的細胞,而海馬體是創造與儲存記憶的地方。

這就是長期處於壓力的孩子,學習成績並不好的原因。

3,動機系統:大腦中的啦啦隊

這個系統很有意思,負責分泌多巴胺這種神經遞質。大家都知道,多巴胺是負責大腦興奮的物質,它會讓人感到開心,高興,提升做一件事的興趣。

然而,當孩子處於持續壓力中時,多巴胺分泌會逐漸下降,隨着多巴胺的減少,動力也會隨之消失。

4,靜息狀態系統:反思保存信息的模式

當一個人什麼都不做,放鬆的時候,這個系統才能被啓動,它的作用就是思考過去和未來,思考自己和他人,能夠對信息整合和加工,對事物瞭解更深刻,還能發揮創造力。

所以,很多名人企業家都有冥想的習慣。

通過對大腦系統的瞭解,我們不難發現,處於長期壓力狀態的孩子,大腦中分泌的某些激素,會影響孩子的自我控制,負責記憶和學習的腦區域也會受到損傷,甚至逐漸縮小。

大腦中負責“戰逃”反應的腦區域會變大,這就讓孩子更加控制不住情緒,注意力渙散,無法有效學習,同時還能引起焦慮和抑鬱的情緒。

壓力耐受性是可以培養的

前面說了很多壓力對孩子的負面影響,現在你肯定會有疑問,孩子難道就不能有壓力了嗎?這也太矯情了吧?

其實,壓力也有正面壓力和負面壓力之分,我們前面說的就是負面壓力對孩子的影響。

美國國家兒童發展科學委員會將壓力歸爲以下三類:正向壓力,可承受的壓力和毒性壓力。

正向壓力就是在孩子面對自己能夠處理的問題時壓力,例如排練了很久的節目要開演前小緊張和小興奮。

可承受的壓力就是超出孩子的承受範圍,但是父母能夠提供幫助和支持,讓孩子有時間適應的壓力。

毒性壓力就是在缺乏支持的情況下,持續的超範圍的壓力。

提升孩子對於壓力的耐受性,我們就需要儘量避免毒性壓力,多引導孩子進行正向壓力和可承受壓力的練習。

如果能夠建立孩子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也處於自我掌控的狀態,那麼將來即便孩子處於毒性壓力之下,他也能夠更好的處理壓力,因爲,他已經獲得了應對壓力的免疫力。

所以,壓力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好壓力對關鍵,就是能否建立孩子的自我控制感,這纔是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所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