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说说教师读书的重要性

前段时间,以《越忙越要读书》为题写了篇短文,得到了很多朋友的转发和点赞,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更有人质疑说教师没有那么忙。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论忙,地球上每个行业都会当仁不让,你说哪个行业忙都会有人出来反驳,这个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

无论什么行业,不能说谁都那么忙,也不能说谁都没有用心的工作。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投入更大的时间精力,也许会忙,也许反而会轻松。

大家都在说忙,那么如何才能闲,才能让自己不那么忙呢?苏霍姆林斯基在几十年前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要多读书。

他曾举了这样一个案例:一群教研人员到一所学校听课,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和教研人员本来还想做些听课记录,可是他们听的太专注了,竟然连记录都忘记了写,就那样静静的坐着,屏息凝视,完全被课堂吸引了,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学生。

课后,一位老师向上课老师请教:“您课堂上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长时间来备这节课?”

那位历史老师说:这节课我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像这样用终生时间来备课的老师,虽然数量比较少,但他们却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他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来积累知识,表面上他们忙,可他们其实过的会更轻松些。

遇到一些任务,正是有他们前期的积淀,才不会手忙脚乱,而只用15分钟就可以准备出一节完美的课。而我们普通的老师,遇到这样的任务,往往会提前好几天时间,在焦虑纠结中度过。

而再深挖这些老师成长的历程,会发现他们的成长离不开读书。

而正是每天不间断的读书,成为终身阅读者,才能让知识的潺潺小溪汇聚成滔滔江水。教师读书,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是学校教科书里的包含的那点科学知识基础,对你来说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出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

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案例,那些教学技能突出,饱含教育智慧的优秀教师,无一例外都热爱读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