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十一:我的書店

作業11:主題:我的書店

想象自己開一家書店,介紹爲什麼開,是什麼給了你開一家書店的勇氣。想象選址,裝修,鋪貨,給它起一個好聽而又有意義的名字。想象裝修好了之後如何佈置,在哪裏擺什麼書,僱什麼樣的店員,寫什麼廣告語,怎樣寫書籍推薦黑板。想象怎樣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怎樣建讀者羣,組織怎樣的書店活動。想象賠錢了怎麼辦,賺錢了怎麼辦。想象開一家書店對於你的意義。反主題:把自己在寫作時的心理和思考過程記錄下來。讓這些內容大於原主題。可用註解的方式。比如,關於“我的書店”只寫了五百字,但註解就有一千字,原文寫“我在光明路與建設路的丁字路口開了家書店”,註解寫“其實打死我都不信我有錢到可以在那裏開家書店,我不會在那兒開的,租金太貴了,那附近所有的門面我都看過了,沒有合適的,就算那家我喜歡的麪包店要轉租,我也不會租來開書店。我寧可開一家花店好吧。)要求:體裁不限,1500字以上。


我的書店

擁有一家書店一直是陳默的夢想,這個夢想像是一粒種子埋在心底二十多年了,但是他沒有勇氣讓他生根發芽。他在心裏不停的問自己:“我究竟想要擁有一家怎樣的書店呢?”他在心裏描摹了二十年。現在她走了,他就應該做些什麼了。

陳默渴望擁有一家書茶一體的書院。古典端莊,給人一種絕對的安靜之感的房間,佈置古樸典雅。沒有太多的裝飾,有的只是書友們的不是作品的書畫裝裱之類的;沒有奢華,有的只是自然的點綴,或者一束野花,或者一個廢棄的醬菜缸裏種上些易養易活的花草。書桌、茶案,宣紙、筆墨,不規矩的書架上擺放着或許不那麼暢銷的書,但卻可以啓迪心靈的書。

這家書店陳默並不想開在熱鬧的地方,他想選一處相對安靜的場所,因爲書本身就是安靜的,而且浮華躁動的心是不能夠和書相容的。那麼選在哪兒呢?高端寫字樓上吧。他爲自己的想法竊喜:“我似乎就是一個與衆不同的人。”因爲有很多人都覺得書店應該有人流纔會有人氣,但陳默可不這麼認爲。他想借着書店也給自己一個安靜的讀書環境,所以陳默不想招聘店員,他自己既是老闆又是店員。他想擺什麼書就擺什麼書,想怎麼擺就怎麼擺。陳默覺得這時的他就是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把養花搬花當做鍛鍊身體的方式,他也可以把擺書當做活動筋骨的手段了。

陳默在想:“我究竟該如何運營這家書店呢?”電子媒體的時代,一家書店該怎麼生存呢?他似乎想清楚了但是又似乎沒想清楚。但是,他覺得在心中埋藏了二十年的種子似乎要發芽了,爲了這即將萌發生長的嫩芽,他覺得自己已經充滿了前行的勇氣。

反主題: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看着滿目的星光、滿眼的燈光,陳默似乎一下子清醒了許多。他知道衝動是魔鬼,勇氣不代表成功,他還要仔細思量他的書店究竟要怎麼運營。他的感情已經失敗了,難道他的事業還要再失敗嗎?

把書店開在寫字樓上好像真的好高大尚,似乎寫字樓上的那些白領精英們也有實力在那裏看書或者喝茶,但是他們有這樣的時間或者心情嗎?陳默在想:“我喜歡的書他們喜歡嗎?就像開服裝店,老闆的眼光會決定店面的營業額的?可是我對於職場專業又有多少了解呢?”陳默再心裏默默地問自己。自己是不是也要開闊以下眼界呢,選一些網紅書和一些大平臺的暢銷書呢?可是要把店面選在哪兒呢?步行街上,人流衆多,逛街的也可以隨意進店小憩,品一杯茶,喝一口咖啡,隨意翻幾頁書,爲他們躁動的心暫添一份安寧。

店員,還有就是店員怎麼辦?爲了節約成本,陳默不想僱傭店員,也爲了自由,但是萬一自己有事怎麼辦?身體不舒服怎麼辦?難不成關門或者搞成無人經營的書店嗎?好像目前自己所在城市人的素質還做不到如此?那找什麼樣的人呢?若是有文化愛讀書的人當然最好,可是人家能看上這個幾乎沒有明確前途的書店嗎?若找一個普通人,他對書幾乎沒有認知或者愛好,更沒有高薪,又怎能讓他們好好工作呢?這還真是個問題!找自己的親戚怎麼樣,親人是不是可以不用計較呢?好像也不太好吧,如果是生意,好像就應該“親兄弟,明算賬”纔對!唉,陳默還是被煩惱困擾着!

相對於用人和選址而言,裝修好像就簡單多了。陳默想自己動手裝修,不求快,就當是消遣鍛鍊吧!陳默打算簡單刷刷牆,他不想再用書畫來裝飾,因爲那樣跟其他的書店似乎沒有什麼區別了。他想自己在牆上貼書籤:把自己喜歡的一些經典語句用不同的材料製作成不同的書籤貼在牆上。這樣好像比較有創意,但是該選哪些句子呢?也不能僅以自己的愛好來選吧?好像要考慮不同的閱讀對象纔好。嗯嗯,這可是一個煞費心思的事情。

陳默一直在默默思考着,默默籌劃着。二十多年的夢啊,就這樣一直做下去嗎?電視里正播放着熱播劇,突然一句臺詞打動了他:“做什麼事都要有勇氣,當你覺得時機和周邊環境都很成熟的時候,機會已經不屬於你了!”好,開幹!朝着夢想進發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