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進生”情結

“後進生”,是教師工作中邁不過的一道坎兒,也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

以數學課爲例,簡單的一道除法算式題,講解一遍後,全班一大半同學都會做,可就有那麼兩三個,不是把數位寫錯,就是把算法搞混了。任你三遍兩遍的示範糾錯,可剛離開他們的座位,問題就又出來了。

這樣的事例在每一個老師身上都會發生很多次,或者說天天都在發生,這是讓老師最頭疼也最無奈的事情。

近20年的教學經驗,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他們存在的這些問題,與他們的思維有很大關係。簡單的內容,不能夠理解,因而導致漏洞百出。

對待這樣的孩子,經常讓他們死記硬背,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反應遲鈍。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後進生”的工作時,指出一個方向: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學生的閱讀範圍,讓這些學生儘可能多的讀寫書。

他曾給每一個“後進生”挑選一些供他們閱讀的書籍和文章,這些書刊都是用最鮮明最有趣,最引人入勝的形式,來揭示各種概念、概括和科學定義的含義的。這些書籍讓孩子們對周圍的事物產生疑問,讓他們帶着疑問探尋答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待這些孩子們,挖掘出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喚醒他們的大腦,就會讓他們取得很大的進步。

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的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改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書籍和由書籍激發出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學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容易多了。

回顧自己近10年的閱讀經歷,也從側面驗證了這一說法,那些熱愛閱讀的孩子,他們的思維就會敏銳,他們的理解力就會變得更強,導致最終的結果就是他們的學習成績也會越來越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