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軒然大波的“馬丁”事件

  1985年11月2日,《工人日報》的“社會之聲”欄目,發表了一篇題爲“當代我國經濟學研究的十大轉變”的文章,署名馬丁(下稱馬文)。文中指出的“十大轉變”,包括從批判經濟學轉向建設經濟學;從對當代西方經濟學的排斥、否定轉向分析借鑑;等等。

“馬丁”的真名是宋龍祥,他是南京大學哲學系青年講師。馬文在《工人日報》發表後,《北京週報》和《新華文摘》先後轉發了馬丁的文章。

   12月11日,日本時事通訊社從北京發出了約800字的電訊,稱“馬丁先生在這篇文章中倡議:爲了適應中國改革所面臨的任務,要明確提出《資本論》等馬克思著作已失去有效性,並大膽採用凱恩斯等西方現代經濟學的成果”。像這樣斷章取義的報道還有幾處。

   《朝日新聞》和《讀賣新聞》也很快據之報道。《朝日新聞》12月11日發表消息時,加上了這樣的標題——“《資本論》失去有效性,提倡現代經濟學成果”;同時增加了一個近500字的注。

12月19日,紐約出版的中文報紙《中報》發表了題爲“揚棄學術功利主義——論中國對經濟學研究應有的態度”的社論,指責馬文認爲《資本論》已失去“有效性”和主張“大膽引進”凱恩斯理論。

實際馬文的內容,“在20世紀社會主義從科學理論變爲活生生的現實以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所面臨的任務不再是批判舊的資本主義世界了,而是面臨着建設社會主義新世界這一更艱鉅的歷史任務。它必須把自己研究的重心放在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和增加國民財富上,放在經濟的穩定、經濟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上,放在如何使社會主義經濟順利地運行上。而這些在《資本論》中是找不到現成答案的,因爲馬克思從未陷入對未來社會的烏托邦式的幻想,他僅從西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情況出發,對社會主義作了最一般、最抽象的預見。因此,中國經濟學家必須從馬克思主義的本本中走出來,在研究社會主義經濟問題時不應從書本教條出發,而應從生動的事實出發,創立一門建設社會主義的經濟學。”

雖然國外報章有斷章取義之嫌,不過馬文的膽量在當時還是比較大的,當時改革開放初期,還算是開始嘗試開放,鼓勵學術上的公開討論。

f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