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易、太极和八卦”文化知识概述提纲

一、从几个概念梳理道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经典中的最重要的几个文化概念,包括“道、无极、太极、阴阳、八卦”最古老文献典籍出处:

(一)道,出自老子《道德经》,中华传统文化最高范畴。

(二)无极,出自老子《道德经》,指道的“无而孕育有”的属性。

(三)太极,出自《庄子》,指道生育万有的最本元的纯一的“元素”,它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有点像如今西方科学探求的上帝粒子以及相应的原始统一场。

(四)阴阳,世间一切万有,包括世间、空间、物质、能量等普遍具有的互相对立统一的“二分法”属性,如:先后、大小、有无、多少、轻重、高矮、上下、软硬、寒热、燥湿、苦乐、长短、优劣、生死、昼夜、日月、明暗、男女、雄雌、善恶、得失、贫富、成败、荣辱…等,凡明亮的、积极的、亢奋的皆为阳,凡暗昧的、消极的、萎靡的皆为阴。

二、“易”与传统文化关系

(一)伏羲画卦:易文化的开创者。

(二)易与二进制:刚柔二气与阴阳。

莱布尼茨发明计算器受到了中国古老《易经》二进制“太极八卦”思想的启发。

(三)周文王与周易:史记有“文王拘而演周易”。

(四)孔子与周易:《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是孔子晚年68岁时说的话,又有孔子学易“韦绝三遍”一说,为周易做《传》。

(五)易文化中的“太极”与“八卦”

易文化的本质,实际上聪明智慧的古人,是用二进制,以六十四卦384爻,虚拟了天地人宇宙万有数据模型,进行预测,从辅助人们做出决策,达到趋吉避凶,劝人劝人迁善改过。

三、“太极”与“太极拳”的历史

(一)太极拳

1、创拳:太极拳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村陈氏第九代陈王庭集祖传通背拳,少林拳、岳家军拳、太祖长拳、明末军队单兵格斗拳术等多种拳术之长于一炉,以太极哲理为理论基础,首创“陈家拳”。

2、杨露禅将太极拳发扬光大。后两百多年后至清朝末年慈禧年间方打破不教外姓人的传统,由陈家大宗师陈长兴的弟子杨露禅,先后往返陈家沟三次,累计学拳十八载,艺成后将陈家拳从陈家沟村带进北京,开始称神拳、绵拳,后正式定名为太极拳。从陈王庭明末清初创拳至今,只有不到600年有据可追溯历史,逐渐普及进入全国人民乃至全球的视角,也就是从清末至今的事儿。

3、从传承看太极拳的文化基因:天下太极拳本一家。

4、1928年陈发科大师将原汁原味的“陈家拳”即陈式太极拳带进北京,开设首都武术社,出任社长。

5、杨澄甫大师将杨式太极拳定型并推广到全国。

……

(二)太极文化历史

相比于太极拳历史,太极文化则有数千年甚至更久远文化积淀。

1、关于“”太极”的历史文物、文献

(1)石器时代,日石文化中的类太极符号。

(2)湖北天门出土新石器时代类似太极符号文武。

(3)东周末年孔子作《周易易传》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4)《庄子》一书有“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

(5)东汉末年:道教大宗师葛玄,号太极仙翁,作《清静经》,这位太极仙翁的晚辈从孙葛洪,是古代著名中医,作《肘后备急方》,青蒿素发明者,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即是根据该书记载发明青蒿素。

(6)汉代:建筑物太极阴阳图案。

(7)五代宋初:陈传是道家代表人物陈抟(871年11月25日—989年8月25日),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他好读《易》,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讲“先天无极图”。

(8)北宋儒家理学思想鼻祖周敦颐(1017—1073)作“太极图说”。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

(9)南宋陆九渊与朱熹二人“无极而太极之辩”。

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汉族江右民系。南宋哲学家、官员,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朱熹作《太极图说解》、《周易读本》,其所作《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10)明中期: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兼军事家、教育家。王守仁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心学四诀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具体内容包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三、太极修习

明或清:王宗岳创造性的以太极之理对太极武学进行哲理层面的缜密论证和技术层面的系统阐释,作《太极拳论》,这标志着太极拳的诞生,凡有志于太极文化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不可不察也。

(一)拳、功、文化全面修习

学太极不能一叶障目,更不能井底观天,有视野开阔,方能长见识,方能建立文化觉知。对于一个太极修习者,没有文化觉知,又怎么能确保在太极修习之路上不“误入歧途甚至南辕北辙”?拳谚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事实上太极几十年还摸不着门,甚至练伤膝盖,练坏身体,练出毛病的大有人在,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洞悉人性,走上“文化修心”之路

有情生命的本质,即在觉知基础上能分别,能为生存、为离苦得乐而本能选择,或习惯性给出反应,这是原始生命至高等生命的共同基本特征,它非常重要,离开这一点就,有机体就不能生存,不能形成所谓“生命”。但即便再高等生灵,如人类也往往因此缺乏反省,失去正知…成为情绪情感的奴隶,成为概念的奴隶,成为文字的奴隶,成为偶像的奴隶…而不经意间滑入罪恶的深渊…这从观看经典二战电影《钢琴家》可以深刻领会,该片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席皮尔曼的自传改编,以一个犹太钢琴家的视角去描述和见证了二战的残酷,呈现了一位钢琴家在二战中,颠沛流离,艰难生存的故事。(强烈推荐)

真正艺术家都应是洞悉人性的大师,感谢这位钢琴家的自传、感谢精彩演绎这部影片的导演和演员,让我们地球人都能看看这部电影,以史为鉴。

如老子言——“复众人之所过”,但也有人说“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从来不长教训”,故而,每个人当警醒,精神进化,当从自己反省警醒并决定踏上自我心灵净化回归之路开始!

(三)坚守底线,安稳人生

对于无神论者,或者没有精神信仰的人,即便对生命能够回归安稳家园这事儿缺乏信心,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坚守做人底线:深信因果。你亲手所放出的“鸽子”,早晚都会飞回来的。给予别人爱和光总会回来温暖自己,对于别人的恶和伤害,终究会反噬自己,无论你现在多么强大不可战胜,都不能逃脱“因果自然律”——这个宇宙第一律的约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