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史137: 长沙景岑

第十二节 长沙景岑

在普愿禅师的十七名得法弟子中,长沙景岑禅师,是仅次于从谂禅师的优秀学生。

从谂禅师弘法偏重于禅机,而景岑禅师弘法却偏重于佛理和禅理,这是景岑禅师在当时的禅宗江湖能独树一帜的最为明显的特征。

因为景岑禅师在中国的内地和众多的高手切磋交流并且居无定所随缘弘法,所以在江湖中知名度非常的高。

景岑禅师不仅阅历丰富,而且佛法高深禅理精湛,所以他所作的偈颂自然是特别的高妙,从而受到了整个江湖的称誉,并且一些偈颂至今仍在传唱。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在当时知名度非常高的人,不论是早期的《祖堂集》和《景德传灯录》,还是后来的《五灯会元》、《指月录》等等禅宗典籍,竟然没有一本书记载过景岑禅师的个人履历。在中国所有的禅宗典籍中,只有《释氏通鉴》记载其圆寂于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不过也仅此而已。

也许是景岑禅师没有正儿八经的当过任何一个寺院的主持,并且其法嗣中没有知名人物的缘故吧,所以在从前那个非常重视法统身份的年代,也就无人记录他的详细履历了。

好在众多的禅宗典籍都记载了景岑禅师许多的机缘语录,使得今天的我们能透过这些故事,一窥景岑禅师的风采。

景岑禅师从普愿禅师的南泉寺佛学院以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后,就一直在江湖上游历。后来,他来到了一个叫鹿苑的禅院当了第一任主持。

不过景岑禅师在鹿苑禅院只待了非常短的一段时间就离开了。

离开鹿苑后,景岑禅师继续在江湖中游历,并且不拘常情随缘说法。不过,他在湖南地区待的时间更多些。

因为景岑禅师精通佛理且禅宗功夫高妙,所以请他去讲课的寺院还是很多的。

这一天,景岑禅师来到课堂上对同学们道:“我若一向举扬宗教,法堂里须草深一丈。我事不获已,所以向汝诸人道:尽十方世界是沙门眼,尽十方世界是沙门全身,尽十方世界是自己光明,尽十方世界在自己光明里,尽十方世界无一人不是自己。”

景岑禅师的这段法语传入江湖后,立即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关注,自然,江湖中的很多高手纷纷站出来对此发表着自己的不同见解。

明末清初的云外行泽禅师评唱道:“如斯举唱未当宗乘。山僧则不然,直使尽大地无寸土,更须三十棒。何故呢?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

清初的天岸本升禅师评唱道:“何止草深一丈,山僧若举唱宗乘,直得尽大地人讪谤不已。虽然如是,不入惊人浪,难逢快意鱼。”

清初的白岩净符也评唱道:“长沙恁么道,且道意在于何?为复意在入鄽垂手?为复意在孤峰独宿?若辨别得,许你与长沙同一眼见同一耳闻。辨别不得,九间僧堂里称禅客,黑面老子打你鬼骨臀有日在。”

这一天,景岑禅师游山回来,寺院的首座问道:“师父到哪儿去了啊?”

景岑禅师道:“游山来。”

首座继续问道:“到甚么处?”

看到首座穷追不舍,非要问个具体的去处。景岑禅师便使出宗师手段道:“始从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首座一听,便道:“大似春意。”

景岑禅师继续用满含诗意的话语回答道:“也胜秋露滴芙蕖。”

景岑禅师的“始从芳草去,又逐落花回”之句,以其文句优美富含诗意并且颇具禅意,从而受到了江湖人士的高度好评。

对此公案,唐末五代的宝寿超方禅师评唱道:“首座若是个汉,当时待道始从芳草去又逐落花回,便好云:和尚此回游山不易。看这汉又当作何去就。”

宋朝第一评论大师雪窦重显禅师作偈评唱道:“天地绝纤埃,何人眼不开。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羸鹤翘寒木,狂猿啸古台。长沙无限意,咄。”

北宋佛鉴慧勤禅师作偈评唱道:

独步曾无语,逢人口便开。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薄雾筛红日,轻烟衬绿苔。

若将诗句会,埋没法王才。

这一天,有个僧人问景岑禅师:“请问师父,如何是上上人行履处?”

这一天,有个僧人问景岑禅师:“请问师父,如何是上上人行履处?”

景岑禅师道:“如死人眼。”

这个僧人又问道:“上上人相见时如何?”

景岑禅师道:“如死人手。”

佛法只是一,只有一。不过,唯一的佛法却被一些人硬生生的分为二裂为三,什么小乘、大乘、最上乘等等。

人也只是一,只有一,因为人就是人啊。不过,这个人同样被一些人硬生生的分为下等人、中等人、上等人。

自然,对于许多人来讲,上乘佛法和上上人,就是大家所要追求的了。

所以这个僧人也落在俗套中问道“如何是上上人行履处”。

不过,当你如此问的时候,在明眼宗师眼里,你恰好落在下乘去了啊。禅,那是超出这些有限的概念的。而且禅,岂有高低之别,岂有上下之分。你如此发问,道眼何在?

所以景岑禅师用出格之语回答道“如死人眼”。死人之眼自然是无法看到上上人行履处的。而这僧有眼如盲,确实如同死人眼啊。

不过这僧却不能当下领悟,却继续问道“上上人相见时如何”。

不论是古时还是现在,人们相见,总是会用手做出许多的动作的。比如挥手、握手、作揖、拥抱等等。不过,学习过佛法,并且成绩优秀的上上人相见时,又如何呢?

可是,上上人也是人啊。而且,如果面对一双死人手,你又如何挥手、握手、作揖、拥抱,乃至于挥拳立拂拽杖竖指呢?

所以景岑禅师照样用出格之语回答道:“死人手。”不但让你无所作为,更为让你茫然不知所措,从而截断你的这些俗世之见和惯性思维。

对于这个公案,南宋空叟宗印禅师作偈评唱道:“死人眼死人手,金乌飞玉兔走。直截根源,取之左右。张翁醉倒官街,元是李翁吃私酒。”

不过,若有人问红尘洗梦:“如何是上上人行履处?”答曰:“死人脚。”再问:“上上人相见时如何?”答曰:“死人眼。”且道与景岑禅师是同是别?

有僧人问景岑禅师道:“如何是平常心?”

既然是平常心,就是平常而已啊。可是,参禅悟道之士始终要往玄妙处不可思议处寻思。所以总希望能得到点与众不同的开示。

景岑禅师却道:“要眠则眠,要坐则坐。”

这个僧人挠了挠脑袋道:“师父,我不会啊。”

景岑禅师又开示道:“感觉热了就到凉快的地方去,感觉冷了就去烤火,这下你总该明白了吧。”

这一天,景岑禅师和仰山慧寂禅师两人在一起赏月。

望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慧寂禅师道:“人人尽有这个,只是用不得。”

景岑禅师却不以为然的道:“我却偏偏用得。”

慧寂禅师回过头来望着景岑禅师道:“你作么生用?”

话音刚落,景岑禅师当胸一脚就把慧寂禅师踏翻在地。

慧寂禅师爬起来道:“呵,你简直像个大虫一般。”

慧寂禅师此语一出,从此后江湖中人就把景岑禅师称为岑大虫了。

景岑禅师和慧寂禅师两个绝顶高手之间的精彩表演传入江湖后,多数的江湖人士认为景岑禅师禅法高妙机锋迅猛,从而令他们佩服不已。

对此,南宋曹源道生禅师作偈评唱道:“浮云散尽月当空,兔子怀胎产大虫。跳出风前弄牙爪,至今撼动广寒宫。”

不过,也有的禅师认为恰好是慧寂禅师暗藏杀机,用言语设坑,使得景岑禅师落入他的圈套。所以唐末五代的保福从展禅师评唱道:“好一个月,只是用力大多,被他踏破却成两个。人人尽道岑大虫奇特,须知仰山有陷虎之机。”

南宋掩室善开禅师也作偈评唱道:“作者提持迥不同,广寒宫里起清风。一朝踏到虽然活,已落他家陷阱中。”

不过,元朝的楚石梵琦禅师却认为景岑禅师和慧寂禅师都没能明白那个事,而且旁观者也切忌不要被他们的外在表演所迷惑。所以他评唱道:“二大老如斯吐露,于建化门头足可观光。若是这个事,料掉没交涉。”

不过,红尘洗梦却认为景岑禅师和慧寂禅师两人旗鼓相当的为众人展示了禅的大机大用。所以,红尘洗梦也作偈一则贻笑与大方:

刚道口渴便添茶,才言肚饥忙进斋。

携手俱在家稳坐,何来门里与门外?

有一天,一个僧人问景岑禅师道:“请问本来人还成佛吗?”

既然是本来人,还用得着成佛吗?佛,也是个本来人啊。

看到这个僧人没明白什么是本来人,景岑禅师开示道:“你还看见大唐天子拿着镰刀在地里割茅刈草吗?”

这个僧人还是不明白,所以继续问道:“哪么是何人成佛呢?”

景岑禅师望着他道:“是你成佛。”

这个僧人来问哪个能成佛,景岑禅师直接告诉他是你成佛。不过,这个僧人却没能领悟自己就是佛,所以站在那里茫然不知所措。

景岑禅师问道:“你领会么?”

这个僧人老老实实的道:“我不会。”

景岑禅师继续开示道:“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地道甚么?”

确实,你在地上摔倒了,你又从地上爬起来。纵使你来来去去的,大地又何曾说过什么呢?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汾阳善昭禅师作偈评唱道:

岑公拂袖播鸿机,问佛人多作佛稀。

王主割茅亲下手,不能土上更加泥。

宋朝禅宗第一高手圆悟克勤禅师作偈评唱道:

巨岳何曾乏土,唐皇岂可刈茅。

礼拜近前叉手,西天十万迢迢。

古佛即自己,自己即古佛。

珊瑚潋滟十洲春,蟾蜍映夺骊龙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