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的孤獨《建築工人》

追尋的孤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是又有幾個人的追求能夠爲外人所理解呢?堅守自己的內心,孤獨前行。

《建築工人》中的鮑勃是一個熱愛寫作的人,他閱讀海明威,把海明威作爲自己的偶像,努力變成海明威。但是生活卻讓他成爲一個被僱傭的人,被一個出租車司機僱傭幫他寫自己的經歷。鮑勃雖然不你呢個心甘情願地寫,但是因爲五美元的酬金他勉爲其難的寫作。在這種貌似被動,實則主動的創作過程中慢慢找到自己的寫作方向,逐步顯露自己的寫作風格。“我把它變成伯尼﹒西維爾以第一人稱寫短篇小說,長度大概一千多字”;“光線從哪兒照進來?(小說中的觀點;文中蘊含的真理,——還有啓示之類的)”;“我開始推平土地,挖地基,爲一部雄心勃勃的悲劇長篇做好鋪墊。”在寫作的過程中,作者慢慢找到寫作努力的方向,雖然“橫樑與托架、它的牆體有點不均衡,需要修繕,感覺地基有點兒脆弱,可能一開始我的坑就沒挖對。”

到底窗戶在哪兒?光線從哪兒照進來呢?也許鮑勃還沒有找到,但是他依然會努力去找“一扇我們大家的窗戶”,雖然別人不會理解他,雖然他還是用着別人的名字,雖然並沒有人知道“我”是誰,但是“我”依然會孤獨的去找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