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生歸裏序

秦嶺之陽爲蜀地。蜀之間,則有錦州。是州也,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山勢阻隔,仰觀皓天河漢,俯望幽泉青山。形勝之處,逸者之所棲居也。友人蔡生之故里。

僕嘗言曰:“嗚乎!今不如昔哉!”生曰“何出此言?"僕默然。傾之,以指示噤聲狀,生即瞭然。蓋前之數人,於座上喧譁,如入無人之境。僕見之,憤然於心,生笑曰:“小子何故至此耶?夫當今之世,浮躁者居多,無禮者次之,衆人以爲共識。以難逆之頹氣,擾易損之身心,豈不愚哉?況子所言古人,乃古之賢大夫也。古之人,崇仁而尊禮,重然諾,行事皆以“廉"、“恥"爲先。以今之衆人,比之古之賢士,豈非無事自擾耶?"僕聞言,頓足而嘆曰:“先生所言極是!然先生所言亦爲諷也與?"生笑而不語,終已不顧。

蔡生常與僕論天下事,辯至酣處,每每耳赤面紅,而僕亦嘗以負居多,何者?其一,蔡生才識敏捷,辯才無礙,且以馬公思想爲導,故而甚少偏激妄言。雖不善措辭,然所言往往切中肯綮,古人所謂“大辯若訥"者,斯之謂也。其二,生與僕每論至緊要,常常慷慨激昂,引人注目,僕面薄,故而多言負。噫!賢哉蔡生!

傳曰:“逸者,不拘象形者也。"此蔡生之謂也。衆人以其不遵禮法,常以戲笑責之,然生獨抒已見,獨行特立,謂其曰:“汝等二三子又何知?"終乃不復與言。

蔡生嘗語僕曰:“小子何故學婦人狀?大丈夫當爲天下事,何爲煩瑣所擾?僕不對,蓋生之見不易奪也。傳曰“毋忘忽微。"豈非謬論哉?然蔡生爲人,僕終不及也。

生歸故里,此去經年,不知何日再見,故爲拙文,以抒愁緒。

時庚子七月廿七日


晰之贈序,雖多詼諧,然再讀來,不禁感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