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到心碎的初戀


昨晚和某人突然談起了山口百惠,因爲他想收集全套山口的作品。我說不用花那錢,視頻網站可以看到,於是我找到了《伊豆的舞女》,於是就又複習一遍。每次我看完電影必定也要複習一遍小說。

川端康成這部小說被數次搬上銀幕,是日本歷屆女星登上明星寶座的階梯。因爲我喜歡山口百慕和三浦友和,所以我只看這版。



山口百惠主演此片時剛出道不久,且是歌手身份,這在日本影壇從未有過。男主是通過海選決出的。當時聽說山口百惠是女主,報名者雲集,各行各業,包括高中和著名大學的學生。如此盛況,山口百惠的人氣可見一斑,最終選定三浦友和。影片當然成功了。1974年山口百惠15歲,三浦友和22歲,年齡和小說人設相當。



《伊豆的舞女》作爲小說,篇幅很短,改成電影很適合。電影幾乎完全尊重原著,這深得我心。由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很少不毀原著的,超越原著的少之又少,這部《伊豆的舞女》就是我看過的少有之中的一部。

年青的男大學生(有說是高中)在旅途中偶遇到了流浪賣藝的一家人,然後便結伴而行。不得不說這種偶遇是大學生製造的,因爲這一隊歌舞伎藝人中有個舞女吸引了他。舞女叫薰子,梳着高高的舊式髮髻,清純美麗,可愛調皮,善良溫婉,歌聲舞姿也動人,就是我見猶憐那種。兩人一路上情愫暗生,最後又不得不分離。




故事相當簡單,電影演繹得相當細膩感人。在二十年代的日本,歌舞伎的地位低下,有的村子甚至標有不準其入內的牌子。大部分人對藝人的歧視溢於言表。相反,對於讀書人,整個社會都給予尊重和禮遇。這樣完全不同世界的人一路上上演了暖心的一幕幕,但每個人心裏也清楚,他們只能同路一段,彼此註定要分開,走各自的人生路。由此,影片便有了哀傷的基調。




誠然,大學生是因爲迷戀上薰子才和這一家人接近的,但他對藝人一家的同情和體恤也與整個社會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這讓人很感動。他慢慢喜歡上了薰子,怕她在她的環境中受到褻瀆,但他自知無能爲力。他找各種理由儘量多地託延時間,找各種機會和她在一起,但他清楚,他必須離開。如此糾結!

舞女薰子,她的純美無暇與她所處環境的反差,讓人心痛。她有不諳世事的快樂,也有爲命運所迫的悲傷。她對大學生的情感帶有一點崇拜、一點好奇、一點喜歡,她表現出的緊張、羞怯、無奈和倔強,是那麼自然而然的美好!



影片情節沒有太大起落,情感上也不會有太大波動。沒有對命運的抗爭,也沒有對社會的控訴。是淡淡的憂傷,是純純的萌動,還有無盡的回味。

最終,大學生登船而去,回到學校,薰子也要繼續流浪,爲形形色色的客人表演。分別時流過的眼淚,用力的揮別,內心的不捨,無情的汽笛,都定格在那個港灣。從此,在各自的人生軌道上,他們或許記得、或許忘記這段人生的插曲。生活總在無情地向前,他娶了誰?誰娶了她?不必問。




又是哭着看完的,哭什麼呢?說不清楚。爲逝去的青春嗎?爲無疾而終的戀情嗎?都不是,因爲我早已接受並理我了這樣的安排。想想應該是爲自己的理解和接受而流淚吧,因爲這種理解和接受的背後是一種無力感。        (圖片來自手機百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