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記錄轉

看了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做朋友》,很多內容看過沒有深刻的記憶,但記住了時間記錄這一項,特意去看了《奇特的一生》。一開始的時間記錄,是在有道雲筆記裏面做的。完全是自己摸索,沒有任何經驗,也沒有任何人引領。記錄中有一個缺陷,分類比較隨意,一個事件需要記錄,我就給它建一個類別。

我想知道一天在工作上花了多長時間,建一個工作,我想知道我在家務上花了多少時間,我就建一個家務。我會不停的增加類別,類別沒有窮盡,而且會有重合。

很多事可以自己做,但做了之後確實效果不好,就像盲人摸着石頭過河。一個人僅僅靠步行,而且是摸着石頭在走,其他人跟着大咖學習,開着車前進,效果和差距可想而知。

通過時間記錄,時間變成了客觀的維度。你上班路上需要幾分鐘,早上起牀洗臉刷牙需要幾分鐘。不進行時間記錄的人,只是一個大概感受。三分鐘或十分鐘,精確度不高。

時間記錄之後,我會對每天固定要花的時間,有一個明確的感知。通過時間記錄,我發現從單位到婆婆家只要15分鐘,而我婆婆家到自己家卻需要20分鐘,足足差了五分鐘的時間。我原先一直以爲它們時間是一樣的。通過時間記錄,我對時間的感知更精確,可以根據時間,去安排接下來的事務。

哪幾塊時間是要保護的,要儘可能增加。哪幾塊時間需要減少的,要儘可能壓降。把時間標籤分成了幾大類別。在大類別裏,學習成長時間要不斷增加,需要保護。睡眠和運動時間也需要保護。這三塊時間要儘可能的精準。因爲它們能夠給我們帶來時間升值,影響今後10年甚至50年的人生。交通時間,要儘可能減少。

我要提高生活事務的效率,考慮我哪些地方需要更快一些。

我會進行一個刻意練習,今天做這些事情大概是50分鐘,明天能不能快五分鐘。每天給自己一個挑戰,這樣簡單重複的事情就會提高效率了。

通過時間記錄,碎片時間被融合。老師告訴我們每一秒都要記錄,時間記錄是沒有間隔的,時間是24小時不間斷存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要記錄,所以我會盡可能的把一些零碎時間攢到一起,於是碎片時間變成了小小的一塊一塊,更能產出成果。時間記錄使我認識到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可貴的。休息時間同樣值得尊重,有效的休息是爲了讓我們更好的學習和工作,是爲了恢復我們的精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