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露易絲·格麗克:7位讀者分享自己的閱讀體驗!

大家好,上週的第五期讀書會,我推薦的書籍是2020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的詩集,留給讀者的作業是分享自己最喜歡她的一首詩,並談談讀後感!

可能因爲大家對詩集不太感冒,又或者其他原因,所以本期交作業的讀者有點少哦,這7位讀者分享了自己喜歡的詩以及閱讀體驗,希望可以給更多讀者帶來啓發~

網友【Aris雪】的回答:

喜歡《卡斯提爾》這首詩,無外乎它的美麗,它的詩意。

漫天飛舞的橙花如雪般飄落,橙子樹下的戀人在此相遇,唯美的畫面,清新的語調,天空,田野,愛情,一開頭就恍若掉進了一個純白色的夢境。

但下一刻,聖天使教堂外乞討硬幣的孩子們,又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現實。

我不知道怎麼去形容這種反差。但是如果沒有了這種反差帶來的對比,這首詩也就變得索然無味。

正如,夢裏,聖米格爾島的鐘聲 在遠方回想,他的頭髮在暗影中金黃略白,我曾經讀着這些,也曾經夢見這些。詩人問,我曾經夢見這些,就意味着它不曾發生過嗎?難道必須在這世界上發生過,才成爲真實嗎?不禁引人深思。

是啊,難道一定要發生過,纔算真實嗎?

我覺得有些事情,存在過,就已經足夠美好。

而讀格利克的詩總是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就像告別了喧囂,告別了城市,被那列火車載着回到馬德里,再到巴斯克鄉村的那般,一路思考,一路迴歸原始的過程。

《卡 斯 提 爾》

橙子花在卡斯提爾上空隨風起舞

孩子們在乞討硬幣

我曾經遇到我愛的人,在橙子樹下

難道那是金合歡樹

難道他不是我愛的人?

我曾經讀着這些,也曾經夢見這些:

現在醒着,就能喚回曾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嗎?

聖米格爾島的鐘聲

在遠方迴響

他的頭髮在暗影中金黃略白

我曾經夢見這些,

就意味着它不曾發生過嗎?

必須在這世界上發生過,才成爲真實嗎?

我曾經夢見一切,這個故事

就成了我的故事:

那時他躺在我身邊,

我的手輕撫他肩膀的肌膚

中午,然後是傍晚:

遠方,火車的聲音

但這些並非就是這個世界:

在這個世界上,一件事最終地、絕對地發生,

心靈也不能將它扭轉。

卡斯提爾:修女們兩個兩個地走過黑暗的花園。

在聖天使教堂的圍牆外

孩子們在乞討硬幣

如果我醒來,還在哭泣,

難道這就沒有真實?

我曾經遇到我愛的人,在橙子樹下:

我已忘記的

只是這些事實,而不是那個推論——

在某個地方,有孩子們在叫喊,在乞討硬幣

我曾夢見一切,我曾恣意沉迷

完全地,永遠地

而那列火車把我們帶回

先到馬德里

再到巴斯克鄉村

網友【黑三】的回答:

我喜歡詩歌,但我更願意看小說。

這一路走來的人生,埋伏了不願去碰的「雷」。小說對心靈的入侵尚有邏輯可循序,像是一個個指路牌,儘管同樣註定了會觸及傷口,但它緩慢而有預期;但詩歌,是個長驅直入的賊,它不由分說直搗痛處,一把將窺探它的雙眼拽入不見底的黑暗,遲遲不給出路。

選擇《登場歌》,是因爲它冷靜與冷漠地看待着生存,沒有沉浸其中,這是讓當下的我最舒服的一種方式。放棄尋求認同,渴望生命,又在它逼近時後退;對人羣敏感,又堅守着寂靜的距離。

看得見生存的痛苦,但不給它傷害的機會。與命運這樣的對峙,也恰是人類最後的優雅與驕傲。

《登場歌》

從前,我受到傷害。

我學會了

生存,作爲應對,

不接觸

這個世界:我要告訴你

我想成爲什麼——

一個傾聽的裝置。

安靜:不是遲鈍。

一片木頭。一塊石頭。

我爲什麼要疲於辯解,爭論?

那些正在別的牀上呼吸的人

幾乎無法明白,因爲

像任何一個夢

無法控制——

透過百葉窗,我觀察

月亮在夜空裏,陰晴圓缺——

我爲一種使命而生:

去見證

那些偉大的祕密。

如今我已看過

生與死,我知道

對於黑暗的本性

這些是證據,

不是祕密——

網友【XZ】的回答:

我今天推薦的詩是露易絲格麗克的一首《野鳶尾》。

在古希臘神話中,鳶尾代表的就是彩虹的象徵而這個象徵就是人與神之間的接觸,或者說是神與人之間的連接,其實這首詩就是作者悟出個體在輪迴中構成生命的永恆這樣的一種道理,就是類似於那種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這種感覺。

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其實是想表達一種你可以感知卻又不能表達出來的那一種痛苦,但是你又在痛苦中又抱有一絲希望,因爲你不知道在生命的核心中是否會引起巨大的噴泉然後匯入無盡的海洋,鳶尾花這首詩,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在苦難面前要敢於挑戰,總會有新的希望在前方等待。

《野鳶尾》

在我苦難的盡頭

有一扇門。

聽我說完:你稱之爲死亡

我記得。

頭頂上,喧鬧,松枝的枝杈晃動不定

然後空無。微弱的陽光

在乾燥的地面上搖曳。

當知覺

被埋在黑暗的泥土裏,

倖存也令人恐怖。

然後結束了:那些你害怕的,作爲

一個靈魂卻不能

說話,突然結束了,堅硬的土地

略爲彎曲。我喻爲鳥的事物

俯衝進低矮的灌木叢。

你,如今不記得

從另一世界到來的跋涉

我告訴你我又能說話了:一切

從遺忘中返回的,返回

發現一個聲音:

從我生命的中心,湧出

巨大的噴泉,湛藍的

影子投在蔚藍色的海面。

網友【啊嗯。】的回答:

露易斯的詩歌入門不易,它需要讀者擁有長期閱讀詩歌的基礎,並且對外國的文化如信仰,歷史,書籍有一定的瞭解,才能理解詩中的意象與詩人產生共鳴。

對於我而言,讀詩猶如上一門深刻的哲學課,讀詩的過程多半帶有個人猜測個人鏡像的投射,而讀詩往往是個人與宇宙建立連結的方式。雖然共鳴很難領會不多,但露易絲確實是讓我眼前一亮的詩人,反覆讀之後我更喜歡她了。

她的詩歌有「調養」如今物慾橫流、消費主義的社會生活的功效。她在世間始終保持獨立超脫於世的姿態,有如她在《門》所言「我曾渴望保持自我,安靜,當這世界從不安靜」、《夏天的結束》裏「對於我擁有的審美愉悅,有一個限度——在此我與你不同,我無法在另一個身體上得到解脫,我不需要,我自身之外的庇護所——」

思維活躍的她與人類大地與宇宙萬千共呼吸,細緻入微地捕捉外在事物與內在的微妙關係。

談談我最有共鳴的《門》吧,詩人所言「不是仲夏,而是第一朵花形成之前的時刻,一切都還沒有過去的時刻——」

花開之前,它得充分吸收胞體母親的營養,接受大地萬物陽光雨露的滋養,才得以「盛開」。「先於盛開,掌控的時期在那禮物出現之前,在擁有之前。」詩人還藉助鬱金香盛開之前的姿態,比喻成「在門前張望的孩子」本首詩從孩子視覺的描寫非常犀利。「像一個孩子在門口盤旋,注視着其他人,那些更早的,一叢濃密的枝條,警覺於其他的失敗,公衆的畏畏縮縮」

是啊,從無到有。你始終在觀察,如何書寫如何儲備自身的能力從而脫穎而出?從「一朵花開之前」的視覺來看,萬物皆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一個緩慢而微妙不斷充實的過程。這讓我聯想到,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往往爲生活奔忙,忽視了真正令人陶醉的是沉迷其中的樂趣、缺乏發現生活美好的能力。

《門》

我曾渴望保持自我,

安靜,當這世界從不安靜,

不是仲夏,而是第一朵花形成

之前的時刻,一切都還

沒有過去的時刻——

不是仲夏,那令人陶醉的,

而是春末,草在花園邊上

還沒有長高,早鬱金香

正要張開——

像一個孩子在門口盤旋,注視着其他人,

那些更早的,

一叢濃密的枝條,警覺於

其他的失敗,公衆的畏畏縮縮

用孩子對即將到來的能力的那種強烈自信

準備着擊敗

這些弱點,不屈服於

任何事情,時間正好

先於盛開,掌控的時期

在那禮物出現之前

在擁有之前。

網友【相里未見】的回答:

起初,我並不能很好地理解她的詩,懵懵懂懂讀了一些後,我想她大概熱衷於用自然(植物),聖經和神話的元素來表達自我。例如對愛情,親情和死亡的思考。

她總是不厭其煩地提及死亡這一命題,字裏行間經常透出迷惘和悲傷,但並沒有給我一種「濃烈的絕望」的情緒,相反很平淡,就像在討論天氣。

她用詩搭了一座花園,然後把收集到的東西一樣樣放進去,日月星辰,花鳥魚蟲,還有捕捉到的人類的情緒。最喜歡的詩是《催眠曲》,因爲這首詩不再談論死亡與生存,所有的一切都是柔軟的,像一場溫柔的和解。

《催眠曲》

現在到了歇息時間;眼下

你們已經經歷了足夠的興奮。

黃昏,然後是夜晚。螢火蟲

在房間裏,明明滅滅,這兒那兒,這兒那兒,

夏天深深的甜蜜充滿敞開的窗口。

別再想這些事情了。

聽我的呼吸,你自己的呼吸

像那螢火蟲,每次微小的呼吸

突然一閃,世界在其中出現。

我已經在夏夜裏對你唱了足夠長的

時間。

我將最終贏得你的贊同;世界無法給予你

這種持續的想象。

你必須被教導去愛我。人類必須被教導去愛

寂靜和黑暗。

網友【輕歌】的回答:

讀詩需要有一種一無掛礙的心境,也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去沉入,否則你根本無法進入詩,也就無從感受詩的意蘊。讀一詩首不亞於讀一本小說所費的時間和精力,同樣從情感的體驗上,收穫也會不亞於一本小說。

尤其現代快節奏的社會,讀詩簡直就是一種奢侈,因爲它更多地是純粹的精神生活,進入它總是要有一些阻礙;而不是如隨處可見的娛樂,輕鬆消費。

讀露易絲的詩不多,主要因爲能讓自己沉下心來去讀的時候不多,所以纔會覺得她的詩大多不好理解。但這一首卻一下子撞入了我的眼簾,淺近地讓我覺得不是她寫的。

《繁花盛開的李樹》

春天,從繁華盛開的李樹黑枝條上

畫眉鳥發出它例行的

存活的消息。這般幸福從何而來

如鄰家女兒隨意哼唱

卻恰恰入調?整個下午她坐在

李樹的半蔭裏,當和風

以花朵浸漫她無瑕的膝,微綠的白

和潔白,不留標記

不像

那果實,將在夏天的烈風裏

刻上鬆散的暗斑。

一幅春天的繁華盛開的怡人的景色。而且畫眉鳥在枝頭啾啾地唱着,不遺餘力。彷彿也在讚美着這和煦的春光。

在這明媚的春的光影裏,一個少女也被這春色感染,走入了畫中,而且跟着一起哼唱……和風、花朵、少女無瑕的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切都美好到無以復加,不言而喻。

幸福從何而來?這一切已經給出了答案。

春天,只有春天,它給我們帶來蓬勃的生機,讓綠的格外地綠,讓紅的分外地紅,讓喜悅的越發喜悅,讓悲傷的更加悲傷。這就是我們喜愛它的理由,它喚起我們內在的生命體悟。然而它卻是自然地「不留標記」。

如果你在春天,沒有去愛,那就永遠不愛;如果你在春天,感到孤獨,那就永遠孤獨。

網友【濛敐】的回答:

在正式談路易斯.格里克之前,說一個比較有有意思的事,我是隨着玫瑰姐姐的推薦纔讀的她的詩,讀完之後,搜了一下她的生平,才知道她是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本人因爲諾貝爾文學獎毫不遮掩的、嚴重的政治傾向,對這個獎一直不感冒,所以沒怎麼關注)

先談談外國的詩吧,其實對外國文學比較少涉獵,最初拜讀過的外國文學作品大概是蘇聯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詩的話有泰戈爾的《飛鳥集》,歐美詩的話就只讀過雪萊的。其實除了個別作家的作品的話,很少對外國詩篇產生興趣,習慣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平平仄仄平平仄與家、國、天下,再去讀外國詩篇就像從來沒喫過西餐的人吃了一次三分熟的牛排,味道不是不好,而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過總會有優秀作品能引起人的共鳴,比如路易斯.格里克的詩。

不過她的詩並不全是對我胃口,在此選取部分作品的部分片段加以鑑賞,比起她描寫性、宗教人物的詩,我更喜歡她象徵愛與死亡的詩作。在她的《野鳶尾》中這樣寫到:在我苦難的盡頭/有一扇門/聽我說完:那被你稱爲死亡的/我還記得/頭頂上,喧鬧,松樹的枝丫晃動不定/然後空無。微弱的陽光/在乾燥的地面上搖曳/ 雖然是在表達死亡,比起大多數人把死亡的鮮血血淋淋的呈現給你,她更像是坐在咖啡廳裏與你喝下午茶,把死亡緩緩爲你道來,細膩,恬淡,並富有畫面感。

我們文化、語言、思想天各一方,但這種美-激盪人心靈的美,我想是共通的。諾貝爾評選委員會給出的理由是「她那毋庸置疑的詩意聲音具備樸素的美,讓每一個個體的存在都具有普遍性」。雖然一直看不慣諾貝爾評選委員會,但這句話我贊同,唯有共通的東西才能讓人感到享受,引發共鳴。

文 | 讀書會觀點集合

圖 | 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