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留學生,裸照,求包養,北大”,摘掉標籤之後是心酸!

最近一位辱罵父親的女留學生,引發了全網震驚。

這個事件簡單來說,就是一位父親辛苦供養女兒去西班牙留學,自己省喫儉用,壓力山大,而女兒卻不思感恩,在社交平臺各種辱罵父親。

而這個事件激起這麼大的反響,一方面是女孩言辭太過激烈,辱罵的話語之惡毒,骯髒,令人不敢想象,另一方面就是女孩疫情期間上過新聞,爲了逃避隔離,而不惜跳窗逃跑;

再加之女孩的父親是北大畢業,任何一個元素都太扎眼,女孩成功出圈,接受全網批判。

01

不孝,留學生,裸照,求包養,北大...

這些刺激性的標籤,讓人眼花繚亂,很容易忽視本質問題:爲何一個北大的父親,會教育出這樣槽點滿滿的白眼狼?

難道養娃跟投胎一樣,是門玄學?

很多人認爲,這是過分嬌縱寵溺的後遺症,很多老父親遵循着“富養”女兒的觀念,結果養得女兒不識人間辛苦,也不知父母艱難,只一味的予取予求。

這當然是癥結所在,但看完幾段女兒嘶吼着和父親大吵大鬧的視頻後,我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憤怒和反感,而是悲哀。

視頻裏的女孩,歇斯底里,大喊大叫,我不認爲她是在演戲,更傾向於她當時完全陷入了“兒童自我狀態”,不是用成人模式在和父親溝通,反而用一種防禦性攻擊,在和父親對抗。

而父女之間這種交流狀態,顯然不是偶然爲之,更像是一種常態模式。

從視頻裏來看,如果不代入家長或孩子的角色,單純是看客,就會覺得這個女孩簡直有病,連塊叉燒都不如,但如果代入家長或代入孩子的角色,又會覺得整段對話模式簡直讓人窒息。而父親身上問題也很多。

首先,親子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雷區是,父母教育孩子要用描述性語言,不要用定義性語言。

比如,父親覺得應該早睡早起,女兒卻睡到十二點纔起來,父親可以教育女兒,但不能單純定義女兒這樣做就是不正常,更不能反覆說“女兒,做個正常人吧”。

希望女兒早睡早起,這樣身體健康一點,但是反覆強調讓“女兒做個正常人”,已經在否定女兒是個正常人了,那孩子就會按照父母的“期許”,越來越不正常。

其次,不好的親子關係,或者說是婚姻中的親密關係,都很容易陷入“我好你不好”的模式,一個人扮演苦口婆心的好人,另一個人“被迫”扮演凶神惡煞的壞人;一個人扮演受害者,另一個人被迫扮演“施害者”。

所以,流水的渣男,不換的吸渣體質,本質上也是因爲受害者在培養施害者。

這樣說,可能會讓大家誤會我在爲女孩洗白,但其實這篇文章,我更傾向於以一個家長的心態,單純只做心理分析,而不是道德評判。

因爲從支離破碎的對話中,我確實覺得父親在不斷強化這種畸形的親子關係。

這也是我要說的第三點:家庭關係的秩序,更多是有父母主導甚至構建的,如果家庭秩序出問題了,父母是第一負責人。

比如,爸爸因爲睡覺起來晚這件事,循循善誘的教育女兒,並認爲作爲父親有教育子女的責任,我聽到這裏的時候就覺得窒息了,現在是起牀早晚的問題嗎?整個視頻裏最大的問題,難道不是身爲子女,這樣和父親說話,纔是最嚴重也最緊迫需要處理的問題嗎?

而這位父親,完全沒有意識到孩子說話口氣和態度的惡劣,是比睡覺早晚問題更嚴重和亟待解決的問題,說到底是因爲,他可能熟悉了這種模式。

並且這位父親,在女兒多次無理取鬧,進行言語攻擊時,全程選擇“自證清白”,再次回到那個模式,無論你怎樣表現,我都要時刻是個“好人”。

在另一段視頻中,女兒因爲父親一個人喫完了一鍋菜,沒有給自己留菜,再次陷入歇斯底里。

做父親的居然是勸告她,我在工作,你要喫東西我可以給你錢,如果你讓我沒法工作,我也沒辦法掙錢給你花。

這就是潛在的將自己的價值,僅僅定義在金錢供養者的地位。

以至於此後多次對話內容,老父親能說出的最狠的話,也無非是不給你錢。

女孩的無理取鬧,大肆辱罵只是表象,內裏的家庭秩序失調,親子關係畸形,纔是造成這一切的癥結所在。

而當一個孩子,從小沒有被教導基本的家庭秩序時,出門在外,也沒有基本的社會秩序概念,換言之,她不是一個瘋子,她是有社會功能障礙的人。

02

可能因爲我自己是媽媽,且是一位高敏感媽媽,有一個高敏感女兒的緣故,讓我始終更容易對孩子保持共情,換言之,我確實在立場上更偏向孩子多一點,哪怕是23歲的女孩,已經不能以孩子自居了,但在和她父親的對話過程中,尤其是一丁點的小事,她居然那麼歇斯底里,那麼委屈憤怒時,我爲她這樣理所當然的憤怒感到悲哀,也感受到一個社會功能障礙者的無能。

我再次重申,這篇文章只做心理分析,不做道德審判,並且因爲我自己是個母親,我清楚孩子有自己的天性,同時也是父母后天塑造的,所以看到一個孩子變成殘次品,變得如此糟糕,我內心第一感受不是可憐她的父母,而是爲她感到可惜。

剛出生的時候,是張白紙,23年後,連塊叉燒都不如。

太可惜了。

但我們旁觀者,或許能從中吸取教訓,所以這篇文章,也是我自己作爲母親,看了一些育兒書,觀察周圍諸多幸與不幸,最後藉着這個悲劇,分享的一些看法和經驗吧。

在《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裏,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如果沒有人性情感的調和,智慧與教育根本毫無價值。”

而何謂人性情感的調和呢?作爲孩子榜樣的父母,怎樣才能給孩子做好人性情感的調和呢?

親密的親子關係是基礎。

一個孩子肯聽大人話,願意信任敬重父母,底色一定不是因爲怕,而是因爲愛。

我因爲愛你,所以你說的話,我能聽進去。

我因爲愛你,所以我顧忌你的感受,懂得心疼你。

如果早期父母對孩子愛的教育裏,只有愛的單方面注入,沒有培養孩子如何愛別人,如何理解別人,如何與他人產生共情,那這個孩子就很容易成爲一個情感障礙,或者社會功能障礙的人。

而步入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電子產品的泛濫,真正高質量的親子相處時間並不多,更不要說構建真正高質量的親密親子關係了。

父母對孩子早期親密關係的培養缺乏重視,以後一定會出問題的。

我家附近有所私立學校不錯,從小學到高中一應俱全,同樣也是寄宿制,每到週五下午,就有家長開着車,大包小包送孩子去學校。

我經常能看到有些小學部的孩子,每次抱着家長不鬆手,有蹲在地上哭的,有滿臉寫着不情願的...

有天下午帶女兒游泳回來的路上,看到有個女孩抱着父親的腿不撒手,哭得歇斯底里,當時覺得特別心酸。

她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情感安慰和陪伴,而這麼小的年紀就被送進寄宿學校,這種和父母深切的情感聯結,究竟該怎麼建立呢?

這所私立收費挺貴,要說父母不愛孩子,哪裏捨得掏這麼貴的學費,要說家長愛孩子,我確實想不通,那些小學初中就讓孩子寄宿的家長,究竟是怎麼想的?

有什麼好的教育,能比來自父母愛的教育,更能滋養孩子?

有什麼好的教育,能比讓幼年的孩子,享受到親子關係的樂趣,體味到父母的關心,感受到家庭的幸福,明白人類情感的可貴之處,更爲重要?

03

事件中的女孩,說母親是母豬,不像個女人,又說父親騙母親錢,因此憎恨父親,又說自己父母離婚,自己16歲在國外讀預科,說實話,整個就是家庭背景很複雜,各種支離破碎。

後期的親子關係,有人說是源於父親過於寵溺,但過度寵溺會有一個無能的孩子,不至於寵出一個仇人。

根源在於,孩子對父母有着深切的愛,但後來變成了深切的恨。

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我們先看看孩子對父母缺乏尊重,表現對憤怒,不滿,或者很惡毒,一般都有哪些原因吧。

完全典型的個人主義:我按照我的方式去做,我不在乎你的想法!

自我價值膨脹:我在這個家裏最重要,我的需求和慾望置於你們之上。

自我價值低:表面上看是敵對和防禦,實際上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唯物主義:對金錢和財產的追求,比追求善良更重要。

不公正:內心感受不公平,所以會產生嫉妒、沮喪或憤怒的感覺。

壓力:過度工作和疲勞,所以對周圍人漠不關心。

不需要其他人:越來越依賴電子設備,對親人共情度低。

從女孩的諸多表現來看,她基本將這些因素佔了個遍。

這種對父母極度的鄙視和憎恨,是升米恩鬥米仇的典型,但也是父母養成的。

首先,父母錯誤理解富養,形成她唯物主義價值觀。

比如,古人常言“窮養男兒志,富養女兒德”,今天男女可以一樣外出工作,所以應該用相對一樣的模式去養,但“志”和“德”是傳統中對窮養和富養的期許,如果大人一味對男孩摳門吝嗇,極可能養成男孩短視短志,倘若一味以金錢享受富養女兒,那很容易養出一個貪慕虛榮,極度拜金的女孩。

很多留學生表示,父親給女兒的錢完全夠用,但夠用這件事因人而異,一個從小被特殊優待,以爲所有高水準生活理所當然的孩子,在突然待遇降低,無法得到滿足時,要麼變得像勞榮枝一樣,殺人越貨,要麼就像這個事件中的女孩一樣,憎恨父母,並不惜出賣肉體,渴望被包養。

她們並不會感恩父母的犧牲,只會憎恨父母的無能。

這就涉及我要講的第二件事,父母有將孩子教育成人的職責。

04

這個教育成人,從心理和情感上,意味着父母有將孩子,從“兒童自我狀態”,引導到“成人狀態”的職責。

這個職責不是簡單的告訴她一些道理,督促她喫飯睡覺之類的瑣碎問題,這個職責的重點是讓培養她正確的三觀,引導她學會情緒表達,交流溝通。

處於“兒童自我狀態”的人,用小時候體驗過的激烈情感模式,來應對以後人生遇到的任何問題,嘔氣,撒潑,叛逆,憤怒,歇斯底里,完全一派孩子的作爲。

但爲何會延續,因爲有效,因爲父母沒有及時制止,因爲父母沒有引導她如何表達合理的要求,以及辨識哪些要求不合理。

很多戲劇性人格,就是源於正常表達訴求的時候被忽視,誇張激烈的表達情緒和訴求的時候,意外的每次奏效了,於是形成了常態模式。

而在個人綜合能力上,父母嬌慣和優待孩子沒有大問題,但你餵養她精緻的牛排和麪包,相應的也要栽培她賺取牛排和麪包的能力。

該事件中的女孩,顯然一路學渣到大,幹啥啥不成,花錢第一名。

一個人憤怒,很多時候還源於無能,越是無能越是憤怒,越是埋怨父母沒有創造好的條件。

一個無能又陷入兒童自我狀態的人,哪怕23歲,43歲了,她的憤怒也是歇斯底里,排山倒海,一秒不能忍的,在社會上受到的所有窩囊氣,所有無能爲力,完全一股腦的投射在父母身上。

而爲何一個北大父親,會教導出一個草包女兒呢?

情商低就算了,智商也完全不在線。

因爲在很多父母潛意識裏,是覺得女兒不需要有大本事,掌握大技能的。

我身邊就有父母,家裏條件不錯,覺得養一個女孩很輕鬆,不需要怎麼培養女孩,畢竟女孩子嘛,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結果孩子早戀的時候又頭疼。

事實上,如果父母一早培養孩子高級興趣,引導孩子找到人生志向之所在,興趣之所在,基本是不用擔心孩子長歪的,因爲有人生使命感和個人價值感後,是不會有這麼強烈的拜金欲,攀比欲的。

那些在學校熱衷於炫富的孩子,要麼家庭不好,自身能力不行,拿名牌掩飾自卑,要麼家庭很好,自身能力不行,拿名牌證明價值,仔細去觀察一下,無一例外,內在空虛。

src=http_%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1211%2Fc8ac8765b8bd45b7b7545e31922144d2.jpeg&refer=http_%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而我雖然認爲這個女孩有諸多問題,確實也理解她的委屈。

很多人會說,她有什麼好委屈的?

但我看了她發脾氣的兩段視頻,委屈和憤怒都是真實的,她是真真委屈到家了。

這麼小出國,如果父母沒在身邊,接受的教育,完全看學校氛圍和社會環境。

而由於中西方文化差異,國外注重孩子的人格獨立,非常具有邊界感,也同樣培養了孩子的獨立性,國內家長在親子關係中,倘若早期沒有培養獨立自主意識,又不能很好把握這種界限,自然做出很多被孩子誤認爲是控制慾的事情。

我身邊也見過抱怨自己父母的留學生,大多是年齡很小就出國,比如他們抱怨父母未經同意,和親戚聊自己的隱私,隨意翻自己東西,甚至有個孩子告訴我,她每次沒喫完的東西,她爸爸都要給吃了,她覺得很噁心。

在中國文化裏,這是父愛的正常表達,但在西方文化中,不僅讓人很難接受,還顯得有點變態。

一個基礎沒有做紮實,品性人格,各方面能力都沒有培養完善的孩子,貿然送到一個文化差異巨大的國度,一定會經歷巨大的三觀衝擊。

她整個人是分裂的,但顯然她不知道。

可以想見,這個女孩之所以理所當然的公開控訴父親,是因爲堆積了多少,她覺得父親名副其實“渣”的行爲,或許這次全網批判,能讓她意識到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文:巴黎夜玫瑰

圖: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