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是一种情绪表达,是治愈感情创伤的必要过程【177】

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总免不了伤心哭泣,例如,妈妈不愿意买他心爱的玩具、和小伙伴发生争执、被老师批评了……

当孩子哭了,有些父母感到很烦躁,立刻呵斥他:“不准哭!”有些父母则允许孩子哭泣,适当地发泄自己的情绪。

其实,允许孩子充分地表达委屈、悲伤等负面情绪,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哭泣就心烦,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能好好地说话,只会以哭泣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其实,孩子爱哭与其年龄和性格特点都有关系。有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父母都认为“哭是一种不好的情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总是哭泣,也不喜欢用哭泣来解决问题。

在孩子尚未学会说话时,他只能通过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所有需求;孩子慢慢地长大,但在他妥善地管理情绪之前,他还是习惯性地以哭泣来表达负面情绪,这是很正常的。

可是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哭泣,就采取粗暴的方式喝止他“立刻停止”“憋回去”,或者以威吓的方式强迫孩子不准哭闹,把孩子的哭泣一概视为“无理取闹”,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的。

凡事都有积极的一面,“悲伤”“哭泣”也并不是纯粹的负面情绪,事实上,它也有正面价值。

父母应该冷静地面对孩子的情绪反应,尊重他表达情绪的权利,允许他哭泣,探寻其情绪背后所要表达的信息,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学习处理情绪,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当孩子开始哭时,父母不如换一种做法,留在身边倾听,不打断他的哭泣,他的烦恼也会随着哭泣逐渐消失,这更利于调整孩子的情绪。

父母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求,哭泣是治愈感情创伤的必要过程,只有父母在他身边,他才会感到自己在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支持和关心。

孩子通过哭泣排解了烦恼,就可以精神焕发地面对生活;而那些被呵斥不能哭泣的孩子,即使他听话地不再哭泣,也并不代表他的情绪得到了缓解。

一般来说,当孩子因受了委屈或犯了错误或感到害怕而哭泣时,父母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孩子的情绪,父母应表示理解

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不能高高在上地训斥孩子。

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安慰他说:“妈妈知道你现在肯定很难过,要是我,我也会很难过的。”

向孩子表示理解,就能感觉到他的情绪波动,也可以将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感受告诉给孩子,让他从父母的经验中获取处理事情的办法。

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一些,再引导孩子:“我知道你感到很悲伤,所以才哭,但是哭泣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要心平气和地想办法,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见,也会因为父母的理解而愿意打开心扉,向父母倾诉心中的感受。

2.安慰孩子时,需言行一致,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行为语言是父母向孩子传达“爱”的最好的身体语言,可是很多父母在安慰孩子时,并不在意这些小细节,甚至一边哄孩子一边不停地玩手机,这种做法不利于与孩子沟通。

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专心,集中注意力,不能忙着做饭,也不要忙着干别的家务活,要面对着孩子,眼睛看着孩子,面部表情和语调要一致。这样孩子才会感到亲近,才能从父母的行为中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关心。

3.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的表达

父母一定要认真倾听孩子说话,用信任、尊重的态度去鼓励孩子表达自己,从而与孩子更好地交流。

当孩子哭泣时,父母粗暴或冷淡的态度往往会让他觉得受伤,极大地损害他的自信心,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从沮丧的情绪中摆脱出来,重拾自信和快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