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有如候鳥》感悟1

第一次閱讀本書來源於剛好今年8月份看過本書作者周曉楓的另一本書《你的好心看起來像個壞主意》,看書很少的我偶然看到那本書的介紹,點開後就是驚喜,太驚歎作者的故事力了!

之後就打算看看周老師的其他作品,可是兩個月來一直放在書架裏,今天趕巧心情比較複雜,就選擇閱讀。

我知道會從中收穫不一樣的啓迪,比如文章中很多段落描寫都很驚心動魄,我想自己到時候閱讀時心情也會如此吧。人性的善惡,有的人一輩子也很難理解。我一直想寫散文小說,但是閱歷不夠,有話不說,表達不清楚,詞彙量不足,因爲以前看書少,理解能力差,之前就有點自卑。

本書視角獨特,非常感謝作者給我們文化貧乏的人的精神安慰。

看動物世界裏各種動植物競相殘殺會感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有時候會很惋惜同情那些被殺死的弱小者。小時候的我對死亡很敏感,記得小學養過兩隻雞,不小心最後死了,我傷心了很久,養過螃蟹、龍蝦、螳螂等小東西,不養貓狗,原因不僅是自己還沒有自主選擇權時,父母嫌養動物麻煩不考慮養,我也就被父母的話語說得點頭同意了,不叛逆是我最大的悲哀。其實叛逆一點也挺好的。

不是爲了把寫作當作副業,我真的很想寫個以自己爲原型的散文或小說,現在頭腦中思緒太亂,得捋一捋。

作者說:小時候我好奇海螺如何生長。海螺無法一下子推翻自己鈣制的牆,也不能喫掉外殼,不能邊消化邊築造新的壁壘。它從軸心開始生長,隨着長大,海螺就把裏面的腔室騰空、封死。海螺不斷搬離,只居住在最外面的腔室。寫作需要像海螺不斷封閉自己曾經的腔室,才能壯大——離開舊舍,才獲新生。寄居蟹更是如此,一旦扔下舊殼,就不再回去;我願自己和自己的散文,都能捨棄舊習,在更大的空間裏,既勇敢又懷有怯意地,成長。

原來是在最後道出“寄居蟹式文字”的由來,離開舊殼,才獲新生。人亦如此,捨棄舊習,才能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