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鎖:感恩


最近在看的《人性的枷鎖》,我一直帶着:人性的枷鎖有哪些,這個問題看這本書的。

不出意外的就是菲利普的人生曲折,還以爲會是比較坎坷的人生,從而讓我們聯想到了人性的枷鎖這一層。

劇情跟我想的不一樣,菲利普是一個幸運的人,在父母離世之後還有伯父伯母能撫養他,讓他的童年不至於那麼悲慘。

但對菲利普的行爲,我有點不理解。特別是在發生矛盾的時候,菲利普當着伯母的面詛咒他們去死。

在我看來,去死這個詛咒是很惡毒的,真的也是恨到一點程度了。

我不理解的是被伯父伯母收養,應該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分歧在所難免,在考慮伯父伯母的能接受的基礎上,適當的做些妥協,才能表現自己感恩的心。

這是我理解的寄人籬下的感覺,或許我已經給自己套上了世俗的枷鎖,一個感恩的人應該做什麼,只有這樣做才能說明你在感恩了?

菲利普的行爲我沒有看到對命運的一絲感激,相反的好似自己生來就是這個家的,除了自己叫伯父伯母以外,其他都是跟正常的一家人一樣。

菲利普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所以做起事來不顧對方的感受,任意妄爲。

在文中我感覺菲利普對兩個養他的親人並沒有多少代入感,看待他們漸漸的老去只是輕描淡寫的,並不會因爲老去而擔心或者其他的情緒。

這是我沒辦法理解的感恩的心,或許說他沒有。

不禁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感恩的理解。

我所理解的感恩似乎是施與受的關係,我接受了就會對對方更多的包容與忍耐。

甚至可以忽略自己的真實想法配合對方的獨角戲。

我擁有了感恩的心,就是我的人性的枷鎖。



如果對方對我有恩,我會還十倍的恩與對方。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我一直深受這句話困擾,並不是說回報不好,但似乎對回報的過程和行爲方式存在歧義。

對於恩情,我們要怎麼回報?

顯然我不能給自己得出滿意的答案,因爲我也不知道。

正常的一個人不會主動去傷害別人,而別人對你有恩,那是不是就可以給對方傷害自己的機會。

因爲你溫柔對待對方的時候,並不是每次都能得到友好的回饋的。

我極度不適應對方的善意,因爲我覺得如果別人對我好,我得加倍對對方好。這個結果很疲憊,如果可以我放棄。

我寧願不要對方的好,爲了能讓自己感覺到所謂的自由。

這是我對自由的理解,不受限與任何人。

我可以毫不在意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是一件很隨意的事,但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只要人是羣體動物,那就不能分開討論。



總結在最後:

人性的枷鎖是多方面的,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就要面對這個時代積累下來的產物。

好的,不好的,我們都要面對。

我們受制於人性的枷鎖,卻在尋找自由的突破口。

這就是人生,沒有人可以逃脫潛在規則的束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