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我与地坛》睁开眼,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没有人知道,48年前那个20岁突然残疾截瘫的青年,是怎样抱着一颗无处可躲的的心,踏进那座郊外废弃的古园子。

每天摇着轮椅坐在园子的随便一个角落,在长满了野草的残垣断壁,一坐就是一天。

等到雨燕盘桓吟唱,暮鸦吵闹着归来,等到他满头白发的母亲步履茫然又急迫地来寻他,他们才在满园沉静光芒中缓缓归去。

直到有一天,他坐在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再也不能来这园中找他了。

睁开眼睛,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生与死之间的挣扎

《我与地坛》中关于生死,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不知道这是史铁生摇着轮椅在古园里看过多少轮月光,在漫长艰难的岁月中,怎样对生命再三叩问、反复思考,才得到的感悟。

也许那些过去或正在遭遇苦难的人,都曾问过这个问题。

上帝分配苦难时有什么标准吗?为什么芸芸众生,却偏偏挑到我?凭什么?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这本书里面给出了答案。

命运就像一个大舞台剧,每个人不可能都演一样的角色,差角色永远都需要有。

幸运的人饰演了幸福的角色,倒霉的人便承担了里面的苦难。

快乐或哀愁,也许都只是我们在这部命运的舞台剧里的使命而已。

就戏剧而言,就莫要谈论公道了。很多事情都不堪说,多想一步,都会坠入迷茫的深渊里。

苦难地活着和痛快地死去,在这种两难的选择和挣扎中,没有人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出决定。

大部分人只能一边接受老天交给他的考验,一边苟且偷生,幻想着命运的救赎之路。

生存还是毁灭,不是在某一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而是存在多久,便要思考多久。

在“弄明白”和“不完全想透”中间,灵魂只能备受煎熬。

地坛成为史铁生解放灵魂的地方,他在这里思考,在这里疗伤,在这里从“一个世界”逃避到“另一个世界”。

就像是老天的突然怜悯,他终于觅得一个去处,寻找生命的支点,安顿那个漂泊已久的灵魂。

回味过往的快乐,也体味当下的痛楚,承受着光芒荣耀,也承受了沉默与寂寥。

本是来寻找人生的答案,但是哪里又有什么答案。

原来不是佛祖普渡了众生,而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史铁生读懂了地坛,也读懂了宿命,唯有直面不可阻挡的命运,在苦难中保持清醒,才能拯救身心残缺的自己,完整自己的人生。


母亲的难题

一万三千字的《我与地坛》,可能只有几百字的笔墨正面描写了他的母亲。

他不是不想写,更不是不会写,可能对于史铁生来说,母爱,是他无法面对的沉重情感。

就算在那深厚而又凝重的笔力下,这样的感情仍无法承受。

对于母亲,史铁生说,“她不是那种只懂得疼爱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穿透了岁月,他才懂得,那不仅仅是爱,更是理解,也是悲悯。

她理解儿子的绝望,懂得儿子的处境,所以容忍他暴怒无常的脾气。

在生活上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在精神上也必须顾及他的复杂情绪。

《我与地坛》中提到,有一次他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什么又折返回家。

却看见母亲仍保持着目送他出去的姿势,站在望着他拐出小院的那处墙角。

这个小小的细节在一瞬间触动了我。

地坛对于儿子来说,是重要的,她不能阻拦。

因为她要让儿子在毫无希望的未来里,寻到一丝坚持下去的光。

所以她只能站在他的背后,一次次看着他离家的身影,像个无转移的磐石,终日只望着一个方向。

当他摇着车离去时,她都不会告诉他,每次目送他离开时的担忧与期盼。

她有时会偷偷来地坛找他,树丛很密,她的步履茫然又急迫。

园子很大,她找了一遍又一遍,看到儿子安好,她便悄悄转身回去。

史铁生白天摇车出去,在那些空白的时间背后,年轻的他不知道母亲内心的煎熬与痛苦,独自怔怔地看着自己的背影,是担心、还是祷告。

这些,年轻的他从未想过。

现在有太多跟子女说“我这是为你好”、“你也得替我想想”的父母,对于子女,没有那么多理解与关爱。

成绩不能输给别人家的孩子,为人处事不能丢了自己面子,吃饭要双手拿碗,饮料不能喝冰可乐。

很难说这不是爱,但也很难确定,这样到底是不是真的爱。这句话适用于那些错把单选题做成了多选题的父母。

关爱不应被私心绑架,个性也不应当被共性取代。

而子女也终有一天会明白,那些年里父母的难题,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他们心里早已渗透得深彻。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