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負面情緒遠比你感受到的大

小邱是個“甲己合”,凡事都喜歡擺在桌面上講個清楚,從不藏着掖着。

直爽坦誠的他自然對朋友有着同等的需求。

小邱發現周邊房價最近有所回落,打算改善一下居住條件,只是手頭還差一點現錢,便準備找自己好朋友借。

他先是在微信裏說了一下自己的情況,但朋友一直沒有搭理他。

“是不是對方太忙了,沒看到?”小邱自言自語。

於是他撥通了朋友的語音電話,對方沒接,到晚上也沒有回過來。

喫過晚飯,小邱準備再打個電話問問,妻子阻止道:“人家一直不回微信,肯定是不想借錢給你,就別再打了。”

“怎麼可能,他肯定是微信靜音,且太忙沒顧上看呢。如果不方便借,他會直接說的,怎麼可能用這種方式拒絕我呢。”小邱不信邪,連續打了兩個電話,那個曾經隨時隨地都能聯繫上的“好哥們兒”始終沒有接電話。

小邱都有點擔心朋友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兒?

當小邱知道對方一切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時,很是費解:是什麼原因讓他不能坦率地拒絕我呢?

在跟另外一個好友聊起這件事時小邱才知道,“好哥們兒”對自己早已極度不滿。

原因是今年五月份,朋友要出趟門,自己的車限號不方便,想借小邱的車用一下。近年來因爲出借車發生的糾紛很多,朋友又是個愛喝酒的人,“甲己合”的小邱很有原則,認爲出借車擔的風險不可控:“車和老婆概不外借,但我可以送哥們兒去任何地方。”

他本以爲自己的坦誠可以得到理解,但不成想對方卻認爲他不夠哥們兒,很是生氣,只是礙於面子,一直隱忍不發。

當看到小邱借錢的信息時,憤怒不已:“連個車都捨不得借我,現在還好意思找我借錢,懶得理他。”

小邱很是鬱悶,因爲覺得是好朋友纔有什麼就說什麼的,怎麼對方私下裏會如此記仇呢?

“人具有社會性,所以在人際交往中都會剋制負面情緒”這是不可否認的社交常識。基於此,我們可以推斷:別人的負面情緒,其實遠比你感受到的大。

小邱是個甲己合,以爲直爽讓自己交往變得簡單透明,但太直接的語言會在不經意間戳傷他人,隱忍的習慣讓對方不會馬上表現出來,但壓抑的情緒更容易在某個時刻成倍爆發。

所以,永遠不要認爲和誰的關係牢不可破,更不要對一直微笑的人“肆無忌憚”,有度的溝通和交往才能維繫持久的情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