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软的不一定强,逃避的不一定弱

筱筱带两岁多的小宝去足球场玩儿,一个比小宝稍大一点的男孩儿拿着挖土机在另一个场地自娱自乐。

看到年龄接近的小宝,小男孩儿迅速靠拢过来。但不是友好的打招呼,而是用手里的挖土机往小宝身上“挖”。

小男孩儿开始并没有恶意,只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寻找伙伴。本我“辛金”的小宝,很谨慎的躲开,并“挂”在筱筱身上不敢下来。看到小宝害怕的样子,小男孩儿胆子大了起来。只要小宝下来,他就立刻冲上去用挖土机或手推搡小宝。

这时进来一个小姑娘,脸圆圆的,有着“丙火”热情的笑脸很是喜人,进来后抱着一个排球尝试着融入大家。

小男孩儿先互动起来,和小姑娘玩儿传球。

小男孩儿的妈妈想把他们带的球借给小宝玩儿,但被拒绝了,小宝很不屑地说:“我不玩儿他的球。”

辛金的孩子边界感、原则性都很好,那个“爱打人”哥哥的东西是坚决不会碰的。

为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困扰,小宝跑进乒乓球场地。筱筱并没有阻止,因为她知道小宝并不是真的软弱胆小,而是懂得不与感觉有危险的人纠缠。

足球场的小男孩儿很快显露本色,又伸手去推小姑娘,只是小姑娘很强势的推回去,并一副不容侵犯的样子大喊道:“讨厌!”

小男孩儿愣了一下,便继续规规矩矩的和她一起踢球,不敢再造次。

有些孩子原局带“冲战”,天性具有攻击性,就像这个小男孩儿,当他看到小宝只会躲闪自己,自然会认为对方好欺负,频繁挑衅成为必然;而敢于对抗反击的小姑娘让他感觉到害怕,自然懂得克制收敛攻击性。

看来,“欺软怕硬”也是人之本性了,很多时候不是真的“管不住自己”,而是没有一个管住自己的有力理由。

表面看有点“弱”的小宝,懂得躲开正面攻击,把持原则,谨慎远离危险,又何尝不是很好的自我保护方式。

每个孩子都有规避风险的能力。有孩子敢于硬碰硬分出高下;有孩子习惯选择躲避缓解冲突,没有真正的强弱和对错,能够保护好自己,就是孩子智慧的做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