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出不了好成绩,只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183】

在中国,很多父母都有一种观念:孩子再大依然是孩子。

父母习惯了越俎代庖,为孩子做好一切自认为正确的决定,因此有了一种冷叫作“妈妈觉得你冷”如果父母与孩子的想法不一致,父母就会拿出长者的威严来逼迫孩子顺从。

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以“为孩子好”的名义,在没有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和需求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并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的互动结果是,孩子学会了如何压制自己,不让自己说“不”,只一味地去顺应他人的要求,而不断顺应的结果就是,不再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要,或者采取偏执的方式---叛逆来应对父母的要求。

儿童心理学家建议,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要学会放手,每年放权5%,到了孩子20岁的时候正好把自主权都交给他。

可是,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很难做到这点。父母总是为孩子提供过多过细的帮助,对孩子严格管教,可是,过于严厉的管教会给孩子带来以下危害。

1.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会扭曲孩子的心理

童年本应是一个人最无忧无虑、最快乐的时期,可如果父母要求太多、太严,而孩子的能力有限,孩子就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个别孩子有异常的天赋,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父母不应为了不切实际的愿望,剥夺孩子的自由和快乐。

2.对孩子管教过于严厉,会为孩子的叛逆埋下伏笔

即使是理智的成年人,也不喜欢被管得太多,更不愿意总听到那些批评指责的话,也不会喜欢那些对自己苛刻严厉的人。

孩子也是如此,他们不愿意被太严格地管教。在孩子年纪还小的时候,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反抗外在的压力,但是如果父母对他的管教过于严厉,他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父母不认可的行为,以使自己心理平衡。

例如,3岁左右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如果此时父母要求他不要把饭菜倒到桌子上,他就会偏要这么做来以示反抗。

如果这种心理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导,就会形成一种爆发式的力量,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因此,父母应该适当放手,不必对孩子过于严格,这样不仅可缓和亲子关系,还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强迫孩子做他不认可的事情,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写作业时,有些父母一直坐在旁边监督、辅导,以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把作业做完,才能学有所成,父母习惯于强迫孩子严格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确实,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但是如果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就会让他产生厌烦的情绪,严重的甚至会丧失自信心。

父母强迫孩子做他并不认可的事情,当孩子犯错误时,又对他进行责骂。在父母的责骂中,孩子错误地把父母的评价当作自我认识,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这样孩子不但不能学会克服困难,反而会强化自己的缺点,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对其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