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孩子的沒禮貌?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養育一個懂事知禮的孩子,可面對提醒多次都不主動和長輩打招呼的孩子,很多家長甚是頭痛卻無計可施,到底該如何解讀、認知和接納孩子“沒禮貌”的現象並加以引導呢?

今天有幸跟隨大藝術家“柚子老師”參加幼兒園小朋友的“探秋”活動,地點選在一個很有意境的農場,孩子們在老師的陪伴下參觀周邊環境,瞭解農場文化。

我們過去時,一位年輕的老師正帶領一隊小朋友迎面走來,老師看到柚子老師(柚子老師是幼兒園的藝術總監),並沒有要求孩子們打招呼,而是自己主動招招手:“柚子老師好。”有反應快的小朋友看到老師的舉動,馬上跟着招手禮貌地說到:“柚子老師好。”其他沒有及時看到的孩子們也被吸引和感染,開心的一起喊着“柚子老師好”。

在一片落滿黃葉的地面,攝影老師爲兩個孩子拍視頻。

兩個孩子最初相互配合不夠默契,女孩兒有自己的想法,男孩兒也比較強勢,總是發生爭執。當孩子們不能很好協助自己時,那位攝影老師會耐心細緻地講出自己的要求,一次次嘗試他們接受的方式,孩子們終於能夠按照老師的安排來表現自己。

視頻拍到一半時,兩個孩子爲誰拿着竹籃又起爭議,小男孩兒竟然學着老師的樣子和女孩兒溝通,最終說服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竹籃的使用。

很多時候,平和與禮貌不是言傳給孩子,而是身爲“印”角色的父母和老師用身教的方式去感染孩子們綻放自己。

印的作用在於給予和生助,而最好的“生”是讓孩子看到生助者的美好進而有學習的願望,從而成爲更好的自己。

我們經常見到有家長爲了讓孩子跟長輩打招呼,不斷催促孩子:“快,喊阿姨,怎麼不說話……不能沒有禮貌……”,這樣的聲音不但不會讓孩子更懂事,反而讓他們變得見人就躲。

讓孩子成爲有禮貌的人,更多時候是家長想讓自己“有面子”,若真的爲孩子考慮,大可不用刻意要求或苛責孩子。

木火結構的孩子不用提醒自然呈現熱情狀態,見人主動打招呼,既表現禮貌又很好展示自己。

而金水結構的孩子,尤其是癸水、辛金的孩子在不熟悉的場合不願表現自己是正常現象,若被強迫“裝禮貌”會讓他們沒有安全感甚至自卑,長此以往,他們會失去與人打招呼的興趣,變成真“失禮”。

相反,家長或老師每天的示範會傳遞一種習慣,不斷感染他們,在不經意間他們會順其自然開放自己。

作爲家長或老師,做好自己,影響孩子,是最好的禮貌教育。

《後漢書·第五倫傳》有言: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言傳身教,是一面口頭上傳授,一面行動上以身作則,言語行爲共同起模範作用纔有效。

面對孩子當下的“沒禮貌”,不要焦慮、不安地催促或講道理,畢竟允許孩子們先呈現自己的小心謹慎也是成年人的一種禮貌。

作爲成年人,我們身體力行,孩子纔會聽從;只說孩子自己不做或做不到,孩子又怎麼會聽從我們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