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小學推進羣文閱讀”校本培訓

今天早上,晨誦剛結束,語文組的老師全部到錄播室進行“推進羣文閱讀”校本培訓,對於羣文閱讀這塊,學校很是重視,因爲,羣文閱讀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把它作爲語文教學改革的重心。

對羣文閱讀,我沒有進行系統的學習過,只是從學校上羣文閱讀示範課中瞭解了零零碎碎,也連貫不起來。今天這個老師上成這樣,明天那個老師上成那樣,我也不知道怎樣的羣文閱讀課纔算正宗的呢?

不過這些老師上課的宗旨還是不變,就是用一課帶動多篇課文,至於怎樣選課文,選課文的依據是什麼?怎麼選?用這篇課文帶動多篇文章又怎麼帶?我很是模糊。雖然聽了我們學校不少老師的課,但是,我把這些知識點連貫不起來,形不成系統的體系,所以我還是對羣文閱讀理解的不透徹。這讓我很是苦惱!

今天早上,我一看羣裏,又要培訓羣文課,我很是期待,但同時我也沒報多大希望,因爲我對自己的理解能力實在不敢恭維。

今天聽了郭巧蘭老師的報告後,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所謂羣文閱讀教學,就是圍繞着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結構性的文本(選文)而後教師和學生圍繞議題展開閱讀和集體構建,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

那麼,怎麼確立議題?首先我們得搞清楚議題的概念,“議題,就是可議論的話題,不能找死角,既然可以議論,一方面它要有議論的空間,一方面它必須焦點集中不能出現傾向性的觀點指向,而應該讓在正反、難易不同角度都有話可說,都可以介入話題的探討中。”可見議題的確立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這個議題一旦確立不正確,就會給整堂課帶來偏差,甚至影響學生理解一組課文的主題。

不過“議題”不同於“主題”,“議題,相對於主題的既成性和強制性,更強調學習者的自主選擇,通過研究纔可形成認識,並從實踐的視角讓所有人在差異中建成共識。”

議題確立不是沒有依據可尋的,它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學科化原則,羣文閱讀是語文學科的閱讀,一定要凸顯學科特性,立足於文本的“言語”,着力於語文素養的提升,聚焦於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基於此,“議題”必須具有學科屬性,否則很容易滑向“非語文”,導致“荒了自家的田,中了別人的地。”

二是可分解原則就是確立“議題”可以對應一篇課文,也可以對應一個單元主題,對應一個知識能力點,還可以對應一個寫作訓練。這是議題確立的難點,也是我們羣文閱讀的精華所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