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羣文閱讀的逐漸認知

對羣文閱讀,沒有進行系統學習的我,在學校上羣文閱讀示範課中瞭解的零零碎碎,在理論上根本連貫不起來,在網絡上查資料感覺好像又和在學校聽外出學習的老師講的又有些不一樣,我不知道怎樣的羣文閱讀課纔算正宗的呢?

不過這些老師上課的宗旨還是不變,就是用一課帶動多篇課文,至於怎樣選課文,選課文的依據是什麼?怎麼選?用這篇課文帶動多篇文章又怎麼帶?我很是模糊。雖然聽了我們學校不少老師的課,但是,我把這些知識點連貫不起來,形不成系統的體系,所以我還是對羣文閱讀理解的不透徹。這讓我很是苦惱!

不過令我欣喜的是聽了郭巧蘭老師的報告後,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我對羣文閱讀教學有了重新的認識,也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對自己所掌握的零零碎碎的羣文閱讀知識進行了系統的歸類和整理,終於在我的大腦中形成了大致的自我認識框架。

所謂羣文閱讀教學,就是圍繞着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結構性的文本(選文)而後教師和學生圍繞議題展開閱讀和集體構建,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

那麼,怎麼確立議題?首先我們得搞清楚議題的概念,“議題,就是可議論的話題,不能找死角,既然可以議論,一方面它要有議論的空間,一方面它必須焦點集中不能出現傾向性的觀點指向,而應該讓學生在正反、難易不同角度都有話可說,都可以介入話題的探討中。”可見議題的確立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這個議題一旦確立不正確,就會給整堂課帶來偏差,甚至影響學生理解一組課文的主題。

不過“議題”不同於“主題”,“議題,相對於主題的既成性和強制性,更強調學習者的自主選擇,通過研究纔可形成認識,並從實踐的視角讓所有人在差異中建成共識。”

議題確立不是沒有依據可尋的,它必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學科化原則,羣文閱讀是語文學科的閱讀,一定要凸顯學科特性,立足於文本的“言語”,着力於語文素養的提升,聚焦於語言、思維、審美、文化。基於此,“議題”必須具有學科屬性,否則很容易滑向“非語文”,導致“荒了自家的田,種了別人的地。”

二是可分解原則就是確立“議題”可以對應一篇課文,也可以對應一個單元主題,對應一個知識能力點,還可以對應一個寫作訓練。這是議題確立的難點,也是我們羣文閱讀的精華所在。

文本的組合也有原則可遵循:1.圍繞議題,選文章要緊緊圍繞我們確立的議題進行選文。2.學生的視角,我們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選文章。3.結構化組文,有的文章通過議題以及學生視角是難以把握的,我們就應該採用文章的結構進行文本組合。4.文質兼美。我們在進行文本組合時,不但看文章的議題、學生的視角、文章的結構,同時我們還要注重思想內容健康,有內涵的文章。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採用其他的三條選文路徑:比如教材內選文、教材內外選文、教材外豐富的閱讀活動載體選文。

有一位專家說:“依據結構化閱讀理念和“1+×”思想,教材內選文就是以單元整合、單元內一篇帶多篇,把教學內容集中整合起來,構成羣文,實施一文帶單元法。”

我們在實施小學羣文閱讀教學時,要注重這個單元的主題,然後確立議題,議題確立好了,我們選文章就容易多了,在每一個單元教學中,都提出閱讀教學需要圍繞一個核心主題確立一個議題,利用確立的議題展開探討來實施一題帶多題、一文帶整合單元等方法來推動小學語文羣文閱讀教學工作。

除了圍繞中心和選擇主題,還是要以教材爲主,強調單元整合,就是要在每一個單元學習過程中,挑選有代表性、學習實效性強的課文,作爲羣文閱讀的“帶頭羊”,以這一兩篇課文作爲閱讀教學的代表,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實現小學語文閱讀“一文帶單元”的中心教學目標。

比如,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中所包含的幾篇課文,只要把《坐井觀天》和《寒號鳥》兩篇文章選擇出來就可以了,因爲這一單元中的文章,都是寓意深刻的小故事爲主題,目的是讓孩子通過淺顯的小故事懂得一些道理。《坐井觀天》一文寫了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的故事,告訴我們認識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告誡孩子們不要做像井底之蛙那樣目光短淺還自以爲是的人。而《寒號鳥》這篇小寓言故事,講得是寒號鳥得過且過,最後凍死在崖縫裏的故事,告訴我們“幸福生活靠勞動來創造,好逸惡勞、得過且過是沒有好下場的。”這些道理都是通過閱讀讓孩子們掌握的知識點,爲學習其他文章打下基礎。

教材內外選文是把教材內外文章有效融合起來,以教材內一篇帶教材外多篇構成羣文;實施一篇帶多篇法。

在實施小學語文羣文閱讀教學的時候,課內外閱讀的有效結合也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喫透教材內知識,教師就要想法設法地突破教材,在突破教材的基礎上,給孩子們強調以課內文本爲主、以課外文章爲輔的原則,增加課內外閱讀量,同時也增強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高效融合爲一體的機率。

例如,我們學習《拔苗助長》和《南轅北轍》這兩個寓言故事時,可以通過《拔苗助長》和《南轅北轍》這兩個寓言故事來引用課內外更多的語言故事,讓孩子們通過羣文閱讀來掌握更多的語言故事和成語故事,從而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同樣我們學習《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時,可以讓孩子們通過羣文閱讀去讀《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神話故事來豐富孩子們的視野同時也實現了羣文閱讀“一篇帶多篇”教學及學習目的。

教材外豐富的閱讀活動載體選文,構建羣文,實施一本帶多本法。

爲了有效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進程,擴展學生們的閱讀範圍,豐富閱讀形式,還可以從豐富的閱讀載體入手,在班上多搞一些讀書競賽,多舉辦一些讀書活動。在閱讀知識活動、閱讀競賽等載體中,一方面也是爲了更有效地把課內和課外閱讀打通,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具體形式把班級語文閱讀載體真正豐富起來,更加靈活推動班級語文羣文閱讀,讓本班羣文閱讀真正的豐富起來。

在實施語文羣文閱讀教學時,實施“一本帶多本”的方法,並且把範圍擴展到整本書的閱讀,逐漸實現“一本帶多本”書的閱讀,要通過一篇課文或者某一個閱讀知識點來融合和引出更多的讀物,實現“一本帶多本”的閱讀目的。

做爲老師,我們在帶動孩子們閱讀時,首先要掌握好羣文閱讀的四項關鍵能力:

一.辨識與提取  在引導孩子閱讀時從羣文閱讀中根據議題辨識出所需要的信息,並且利用適當的方法把它提取出來。

二.比較與整合  我們在指導孩子羣文閱讀時不斷的引導學生找不同文本之間的信息,並把這些信息進行比較,找出其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後依據議題進行有效整合,形成整體性理解結構。

三.在引導孩子進行多文本閱讀所獲得的信息能夠用自己的話去評價,並且進行反思文本的得失。

四.應用與創意 在引導孩子進行羣文閱讀有一段時間後,孩子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技能和技巧,我們就鼓勵孩子要學以致用,把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並且發揮最大的潛能,做到有創意的表現。

就教師而言,要掌握這四項關鍵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學成的,這還得我們去刻意的培養,羣文閱讀一般情況下設置九種課型,即:依據羣文閱讀中學生的學習任務,將羣文閱讀分爲三大課型:知能生成課、審美賞析課、和讀書共生課。依據文本特徵和學生認知規律,細分出九種具體課型:知能生成課四種課型:舉一反三式、求同存異式、以文解文式、綜合路徑式;審美賞析課兩種課型:審美體驗式、審美賞析式;讀寫共生課三中課型:思想激活式、篇章構建式、手法借鑑式。這九種課型無論那種作爲教師,我們要必須掌握並且根據不同的文本使用相應的課型,使我們的羣文閱讀課綻放出最美最炫麗的色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