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小学推进群文阅读”校本培训

今天早上,晨诵刚结束,语文组的老师全部到录播室进行“推进群文阅读”校本培训,对于群文阅读这块,学校很是重视,因为,群文阅读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把它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心。

对群文阅读,我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过,只是从学校上群文阅读示范课中了解了零零碎碎,也连贯不起来。今天这个老师上成这样,明天那个老师上成那样,我也不知道怎样的群文阅读课才算正宗的呢?

不过这些老师上课的宗旨还是不变,就是用一课带动多篇课文,至于怎样选课文,选课文的依据是什么?怎么选?用这篇课文带动多篇文章又怎么带?我很是模糊。虽然听了我们学校不少老师的课,但是,我把这些知识点连贯不起来,形不成系统的体系,所以我还是对群文阅读理解的不透彻。这让我很是苦恼!

今天早上,我一看群里,又要培训群文课,我很是期待,但同时我也没报多大希望,因为我对自己的理解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今天听了郭巧兰老师的报告后,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性的文本(选文)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构建,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那么,怎么确立议题?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议题的概念,“议题,就是可议论的话题,不能找死角,既然可以议论,一方面它要有议论的空间,一方面它必须焦点集中不能出现倾向性的观点指向,而应该让在正反、难易不同角度都有话可说,都可以介入话题的探讨中。”可见议题的确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个议题一旦确立不正确,就会给整堂课带来偏差,甚至影响学生理解一组课文的主题。

不过“议题”不同于“主题”,“议题,相对于主题的既成性和强制性,更强调学习者的自主选择,通过研究才可形成认识,并从实践的视角让所有人在差异中建成共识。”

议题确立不是没有依据可寻的,它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学科化原则,群文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阅读,一定要凸显学科特性,立足于文本的“言语”,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提升,聚焦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基于此,“议题”必须具有学科属性,否则很容易滑向“非语文”,导致“荒了自家的田,中了别人的地。”

二是可分解原则就是确立“议题”可以对应一篇课文,也可以对应一个单元主题,对应一个知识能力点,还可以对应一个写作训练。这是议题确立的难点,也是我们群文阅读的精华所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