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去世9年後,白居易始終忘不了他,寫首癡情詩作,感動千年

當你經歷過一次親友的死亡後,你就會明白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不是遭遇親人的離世,而是在他們去世以後,活着的人還要一邊忍不住回憶,一邊無比艱難地活下去。

公元840年,唐代著名詩人元稹去世已經有9年了。9年,對於人的短暫一生來說,足以讓很多人忘記很多事。可是,有一個人卻一直沒有忘記他,每每想起他,都會禁不住淚流滿面。

這個人就是元稹的至交——白居易。這一年,很多親人朋友都相繼離世了,可白居易還在活着。然而,此時的他不僅年老體弱,還一身病痛。對他來說,活着,從身到心,都是一種痛苦的折磨。

作爲一位詩人,除了寫詩,此時的他還能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排遣痛苦呢?於是,一首《夢微之》便在老淚縱橫之下創作出來了。這是一首很感人的悼亡詩,時至今日,還是讓人讀一次落淚一次。全詩如下:

夢微之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幾年前,無意中看到了一部墨西哥產的動畫片,名字叫《尋夢環遊記》。現在,關於影片的具體內容,我早已忘記了,但影片傳達出來的主題,我卻依然記憶猶新:

死亡並不是真正的逝去,遺忘纔是永恆的消失!”對元微之來說,只要白居易活着一天,他的生命就將永遠存在。

詩作首聯“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對仗工整,語淡情深。此時的白居易早已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了。他想起自己年輕時和元稹一起攜手同遊,暢談天下大事的情景,真是好不快活。

然而,夢中的情景有多快活,夢醒之後的現實就有多麼殘酷!“淚莫收”,除了這三個字,還有什麼文字能表達白居易此刻內心的百感交集。人在最傷心的時候,並不是痛哭流涕,而是無語淚流。

詩人任憑淚水打溼絹帕,也無心擦拭。雖然人去世後,夢還可以慰藉相思。但夢醒之後的殘酷現實,卻最是讓人難以忍受。多回憶一次,這痛苦就增加幾分。所以,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回憶!

緊接着,詩作第二聯“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草樹八回秋”,“漳浦”,在福建漳州南部。據此可以推知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候,應該就在此地。可他在此地過得如何呢?“老身三度病”,白居易說他自己在漳浦這個地方已經生了幾次病了。

其中,“三”是約數,指多次,一個人,年老多病,身邊又沒有知心朋友,其中痛苦想想,都應該知道。曾經,他和元微之在長安同年及第,而後便結爲生死之交。此時,長安城頭的草生草長不知不覺已有八個年頭了。

真是時光飛逝,歲月蹉跎。當芳華老去,活着的人在對逝者的回憶中,也不得安生。所以,詩作第三聯“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便更加令人感慨萬千。

如果此時的你,也經歷過了親人好友的去世,你的眼淚一定會不由自主地從眼角流下,止也止不住。此時,逝去的元稹埋在黃泉之下,被泥土侵蝕着,身體早已化爲塵土。可活着的白居易呢?頂着滿頭白髮暫時居住在人間。

看到這裏,我不由得想起了三個月前去世的父親。現在的他,蜷縮在一個小小的盒子裏,孤獨地躺在地底下,軀體也早成了粉末。深夜醒來,想到這些,除了止不住地無聲落淚,我還能幹什麼呢?

這兩聯看似淺顯,但情深意厚,沒有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是很難體會出來的。但是,親愛的朋友,我心裏其實是希望你不要有這種體會的,因爲真的太痛苦了!

黃泉是個溼冷的地方,想到這些,身爲至友的白居易已經受不住了。但表現出來的時候,卻是異常的平淡。如果不是痛到極致,又如何會有這種反應呢?

詩作最後一聯,“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阿衛”是元稹的小兒子,“韓郎”是元稹的女婿。此時,他們也都先後去世了。黃泉渺茫昏暗,他們知道這些嗎?

在目睹了後輩們的相繼離去後,年老多病的白居易內心更加痛苦不堪。想到逝去多年的元微之,他既想要把人世間最新鮮的事兒告訴給他,可他又知道這一切的一切不過都是徒勞。人死如燈滅,元微之又怎麼會知道他的這番痛苦呢?

如果世間真有鬼神,該多好!至少親人逝去以後,活着的人,還能夠有機會與他們再相見。去者日以疏,來者日以親,當年老多病的白居易看着去者已去經年,而來者也已成去者,內心該多麼荒涼和寂寞啊!

在朱自清先生眼中,唐代的李杜相遇乃是文壇千古難得的幸事。可我想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當你真正經歷了人世間的生離死別後,你再來品讀這首《夢微之》,你才能懂得什麼是“相濡以沫”的情意!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注: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必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