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往世界的電報,爲何先發到這裏?

電報是何物?

影視劇中發電報的橋段並不鮮見。

以電爲載體遠距離傳送信息的電報,是美國人莫爾斯1837年發明的。

電報通過專用線路以電信號發送,用編碼代替文字和數字,通常的編碼叫摩爾斯編碼。

此前,人類遠距離傳遞信息靠的是驛站人力、畜力,

中國最早的電報建於1876年,福州城至馬尾港的電報線。

可是,電報想發得再遠點就麻煩了⋯⋯

清廷設立電報,是讓列強給逼的。

同治八年(1874),日本入侵臺灣,清政府從戰前得知消息到做好迎戰準備費時3個月。

軍國大事,驛遞再快,也是慢得要死。

光緒十年(1884),清政府將電報從天津經過山海關接至營口。

營口是東北通商口岸,1861年開埠各國領事紛紛進駐,電報是通訊首選。

奉天府籌銀八千兩將電報從營口接至瀋陽,電報線路全長180公里,光緒十一年(1885年3月)竣工。

於是,在奉天城德盛門裏公署前衚衕金銀庫房設立盛京電報分局,歸屬天津的北洋官電總局。

分局內安裝莫爾斯印碼電報機一臺,每分鐘可傳遞20個漢字。電報業務分爲四等:一等爲公報,政府專用;二等爲局報,電報局所用;三四等爲商報,商民共用。

經過幾年的建設,到光緒二十五年(1899),從瀋陽向周圍延伸了五條電報幹線,

盛京電報分局成爲東北地區電報傳遞中心。

東北各地電報也迅速鋪開,北面經琿春和海蘭泡兩分局,可與俄國東北局傳遞國際電報。

1900年,東北電報網遭到義和團運動的破壞,線杆毀損殆盡業務中斷。

1906年,清政府纔派道員黃開文爲總辦,重新籌辦盛京電報,交涉收回日本擅自架設的奉天至新民間東北電報線。

當年,就接通了奉天至營口、錦州,奉天至直隸省的電報線並實現通報。

1909年底,東三省電報總局從俄國和日本手中收回線路1620.5公里,

恢復和新建線路4101公里,線路總長達5721.5公里,

開辦電報局和報房52處,恢復了以奉天爲中心的東北有線電報網。

大清國祚,氣數該盡也是天意。

1911年,清朝全國已建成有線電報線路6萬多公里,設立電報局約700處,幹完這些,清也亡了。

此時,東北電報則已通達“二十二行省,並及朝鮮,外藩。”

民國時期,“通電”陡然成了最受歡迎的政治手段。

軍閥們旦凡乾點事,動不動就“通電全國”,廣而告之,弘揚政績。

當時統計“通電全國”1913年有40次,1917年72次,到1922年達97次。

真可謂是三天小通電,七天大通電。通電不通電,其實沒人看⋯⋯通電真是爽得很!

1927年時,個人電報業務的出省是一字約一角六分銀元,千字就得160大洋。

此時電報業務分爲政務電報、公務電報、特種電報和尋常電報。

1928年的東北電報總業務量達310068份。

1931年3月,奉天電報局裝有莫爾斯波紋收報機、自動發報機各5部,

在瀋陽至北平、天津、長春、齊齊哈爾和哈爾濱直達線路上使用。

還有莫爾斯印字機、莫爾斯發報機各27部。共建成直達電路和串聯電路32條,其中自動機電路5條,印字機電路27條。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操控電信事業,1933年把省幹線改用銅質雙線線路。

1936年,在瀋陽至長春,瀋陽至安東的電路上安裝日產單路載波機。

到1938年,日僞控制下的瀋陽電報線共有68條電報線路。

國民黨統治時,瀋陽成爲一座孤城,對殘存的設備無力修復,電信事業幾乎癱瘓。

電報紅紅火火,無線電又來了。

1922年,張作霖下令成立東北無線電監督處,發展無線電事業。

1923年,一批留學生和無線電工程技術人員來到瀋陽,開始籌建東北無線電臺。

張作霖在奉天故宮大政殿前的禮樂亭架設了第一臺無線收發電報機,奉天無線電總檯成立。

創建之初,服務軍事需要,只裝設1臺馬可尼收發報機,能與東北各大城市傳遞官報。

1924年2月,又裝設一合功能更強大的無線電收發機,

可直接接收歐美各國電報,這是中國與歐美直接通信的開端。

奉天成爲當時國內第一個能夠收發國際電報的地方。

當時,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城市收發國際電報,均須在奉天進行中轉。

奉天得到一個綽號一一世界收發處。

奉系當局成立了無線電專門學校,招收無線電工程班和通信班學員,培養自己的電信工程技術人員。

爲加強國內遠程通訊,在瀋陽大北邊門外北大營建國內通信發報臺。

1925年初,奉天無線電臺與法國巴黎無線電總公司訂立單方通信合同。

1927年,與德國柏林無線電海外通信社重訂雙方通信合同,並互通報業務。

從前,中國電報業務由英國和丹麥公司所壟斷。

此後,所有京、津、滬、漢等地出國電報都由瀋陽轉通。

1928年張學良執政後對電信機構大加改革。

東北全區無線電以奉天爲總檯,無線電專家陳先舟爲臺長。總檯在各大中心城市及邊遠地區相繼建成數十家無線電臺。

有線電線路在陸地架設23535裏,在水下架設38544裏形成龐大的通訊系統。

奉天電臺報務量佔全國同類近50%,創造歷史的“黃金時代”。

電話也是城市開風氣之先的產物。

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時任郵傳大臣袁世凱鼓動下,慈禧安裝了電話。讓頤和園中的老佛爺嘗上了“新政之鮮”。

隨後,北京電報總辦黃開文操作爲各王府、大臣都用上了電話。

1905年3月,盛京將軍趙爾巽奏請朝廷將黃開文請到瀋陽,開辦瀋陽電話業務。

1906年廣告上,奉天小西門茂林賓館安裝了電話,卻是日本“奉天兵站部御指定”。

趙爾巽辦電話也是日本人給逼的,自家的電信權都讓外人搶走了。

日本在日俄戰事中開辦電話業務。日奉天軍政署擅開電話局,並於1906年3月對外接受用戶。

黃開文畢業於天津電報學堂,是個電訊專家,他到奉天立馬立開辦電話業務。

他以“東三省電報事宜候選道員”之職,帶領20多個技術人員在軍署前衚衕安上德國西門子磁石式50門電話交換機一部,架設瀋陽首條電話線。

同時爲市內各官署裝設電話機30餘部,開辦了只供官署使用的電話。

1906年7月,瀋陽市開通了電話,這是瀋陽通信史上的大事。

那會兒,後起的奉天意識到人才的重要,在關內高薪搶人。

原想架設電話線路後就回京的黃開文,被趙爾巽挽留下來,負責奉天勸業道。

1908年3月,交換機增容至250門,開始供商民租用,用戶增至150戶。

1910年6月,成立了奉天電話局,市內用戶增到243戶。

大清十年新政,沒能挽救命運,卻成爲留給民國的紅利。

1914年奉天電話總局成立,707戶用戶中有449戶爲商號店鋪用戶。

民國的大城市景觀,不是大樓,而是電杆林立。1916年,瀋陽城電話杆達2801根。

1930年,張學良在故宮南側創辦自動電話局,安裝西門子步進制(SB)自動電話交換機3500門,用戶增至2405戶。

電視劇《潛伏》中餘則成用撥號打的電話,就是先進的步進制電話。

到1945年,瀋陽有電話用戶16987戶。

抗戰勝利後,蘇軍將瀋陽一萬門電話交換機設備及庫存線路設備運走。

嚴重損害下,瀋陽電話用戶跌至不足萬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