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己體察,事上琢磨

1. 最近這段時間最火的大事,要數美國的大選了,這幾天不管是新聞還是評論,寫到的最大的熱點,就是美國的大選,討論最多的是特朗普還是拜登當選?




這是大事,但是這個大事,跟我們的關係真的有那麼大嗎?






2.如果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這樣的“大事”上面,這個大事我打引號,而對於自己真正應該做的事情,投入和花費的時間卻很少,是不是顯得很可憐呢?感覺有點像村頭的那些老頭大叔每天在爭論,中國什麼時候跟美國開戰?怎麼樣打贏美國一樣?






3. 那有沒有更好的做法呢?我覺得可以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上面,尤其是應該做好的事情上面。






4. 如何面對每天的這些新聞裏的“大事”呢?







“切己體察,事上琢磨”





把每天看到的這些事情,琢磨了,用到自己應該做的的事情上面,如果是寫作,那麼就可以當做素材,每天不愁沒有寫的。








切己體察學習要將所學道理親自體驗,躬行實踐。南宋朱熹倡導的一種學習原則和方法。《朱子語類》卷十九:“人之爲學也是難,若不從文字上做功夫,又茫然不知下手處。若是字字而求,句句而論,不於身心上著切體認,則又無所益。”所以,在“紙上求義理”的同時,“須反來就自家身上推究。”(同上書卷十一)他認爲自身的直接經驗是理解書本知識的基礎,否則讀書“不就切己體察,但於紙上看,文義上說得去便了”(同上)只能記住一些條理空文。

切己體察的方式,一是要求自求自得:“師友之功,但能示之於始,而正之於終爾。若中間三十分工夫自用力去做。”(同上書卷八)二是要求着身體認:“要切己體驗,不可只作文字看。”三是要求自信不疑。朱熹反對那種人雲亦云、毫無主見的學習態度,“看人文字,不可隨聲遷就。我見得是處,方可信。須沉潛玩繹,方有見處。不然,人說沙可做飯,我也說沙可做飯,如何可喫?”





5. 畢竟我們的人生相對於這些大事,當下的生活才更重要。




我們的責任不是對世界點贊和吐槽,而是做自己該做的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