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記錄67--“靜於諸境靜,高卻衆山高”

第45周的陪伴,關鍵詞是:出氣筒,冥想,定段賽。因爲自己的身心疲倦,孩子無意中成爲自己的出氣筒,太多的情緒壓抑久了,在某個節點被觸發,噴湧而出,感受到自己的不容易,也感受到孩子強大的生命力,他們比我更加不容易;無意中看到冥想的視頻,跟孩子嘗試冥想了幾次,孩子居然感受到冥想的愉悅,也是提升平靜和專注的很好的方式;學習了兩年多的圍棋,終於有機會去衝段了,感受到孩子還是非常在乎這次比賽的。不管怎樣,學習終究還是爲了實戰,有實戰經歷的學習將更加有獲得感。

畫面一

這段時間的自己,是真正的疲倦了,身心的疲倦,週六週日,感覺自己就好像行屍走肉一樣,全身的骨架都快散掉的感覺,渾渾沌沌的過了兩天。壓抑了很久的各種不良的情緒,憤怒,焦慮,自責,都化爲對外的攻擊,哪個孩子不小心觸到雷區,就被我強大的情緒爆發給轟炸得體無完膚。大寶的期中考試考得不好,其實一直以來,我覺得成績不是最重要的,但成績背後的品質確實是需要培養的。第一天,我沒有因爲成績不好而責備他。但第二天和第三天,因爲其他的小事,我就開始發飆了。靜下心來,我覺察到自己確實是因爲自己的狀態不對,因爲腦海裏有應該兩個字,覺得每個孩子都應該好好動腦筋,用心學習,覺得應該成績好。誰說一定有這個應該呢?一個班40個人,憑什麼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拿第一呢?孩子固然有自己的問題,更多的問題還是我的應該二字。經過這兩天的憤怒發泄,能量流動出去了,慢慢就平靜下來了。孩子,經常無意中承載了大人太多的不良情緒。

畫面二

週四晚上,百無聊賴中,手機翻到一個講述關於冥想的視頻,剛好大b在身旁,陪伴我一起看了這個視頻。這個視頻講到冥想的種種好處,說可以連接宇宙能量,冥想的時間要跟年齡對應。於是,大b就說他要開始冥想,每天8分鐘。第一個晚上,就當作是做遊戲,我調個鬧鐘,陪着他冥想了8分鐘,沒想到他真的能夠完全不出聲的完成了這個訓練。連續三個晚上,他都拉着我一起訓練。週六晚上,在訓練之後,他告訴我,週五的時候他跟班裏兩個最好的朋友聊天了,告訴他們可以通過冥想吸收宇宙能量,有一個同學答應他回去練習,有一個同學聽說要訓練這麼久,就不肯訓練了。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沒想到小孩子居然會這麼容易就接觸這個知識,看來大人更多的就是所知障的。不管怎樣,假如從很小就開始練習冥想,相信是可以帶給他更多的平靜和專注的。

畫面三

週日,又到了一年的青少年圍棋比賽了,這次教練幫忙倆b報名參加了定段賽,因爲是臨時加進入定段賽,變成兩兄弟對弈。所有的比賽本質而言都是遊戲,有組織有計劃的遊戲。我不大熟悉圍棋比賽規則,也確實提不起興趣,主要是他們爸爸在跟進。一早,他就送孩子們過去。果然,第一句比賽,小b就戰勝了大b,很有田忌賽馬的感覺,好處是肯定有一個孩子贏一場,壞處是肯定有一個孩子輸了第一局。經過一天6局的博弈,小b衝段成功,我去接他們的時候。倆兄弟跟我分享比賽的感受。小b說:我最後一局輸了之後,我就哭了。我問爲什麼哭吖,他說非常擔心自己衝段不成功。大b6局只是贏了3局,但他沒有哭。見到我那一刻很開心的跟我說:bb衝段要看運氣,我就肯定沒有希望了。不管怎樣,還是可以感受到倆兄弟可以坦然面對成敗,隨喜對方。還是應該多參加比賽的,比賽考驗的是綜合的能力,沒有迎戰準備的學習只是自娛自樂。
本週的陪伴,感受是焦慮,緊張,疲倦和無力的。當身體過度疲勞的時候,不良情緒也會隨之而來,跟孩子相處就少了耐心,少了平和,也讓孩子們無意中承載了父母太多的壓力。願我能夠有更多的覺知,看見自己的不容易,也看見孩子的不容易,讓我們更多向內看,不苛求,不外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