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學生讀《論語》的第一天有感所發

進教室之前,我本着話不多說,直接吩咐學生去做的原則。爲什麼有這個原則呢?因爲我心裏明白,這些孩子,就是平時太過“民主”、“浮躁”,早就忘了先用心去辨別是非了。他們習慣了用大腦去思考問題。不光他們,我們都是。如果我跟他們商量,今天早上讀論語好不好,他們肯定說,老師,高考考嗎?我們課本上的還沒有背呢!我就想說,難道這些是不讀《論語》的理由嗎?其實用心一想,都站不住腳。但是我說的是,用心去想。不是用大腦去想。

他們會用心想嗎?那些書讀的多的,平時成績優秀的,起來反對的可能性比較大。事實確實是這樣。我一開始說完,班上成績好的反對是最快的。爲什麼?因爲他們習慣了大腦思考,早就不用心想事情了。大腦思考出來的是理性的,他們理性的告訴自己,老師帶我做的,高考又不考,我還讀幹嘛?高考理解性默寫就考兩句,我這麼用功讀幹嘛?如果讀書是爲了思考讀這些書有什麼作用,那讀書的意義何在?我記得曾經南京師範大學的老師說過一句話,他說他也不知道這書有沒有用,他不分書的有用還是無用的。後來我一想確實是這樣,書就是書,哪來的有用還是無用,無用是你沒有用它,用它的時候就是有用嘛!

他們也思考不到何爲有用,何爲無用。人的五官身體所感受到的世界是有限的,用有限的大腦,有限的認知去思考事情怎麼能夠想得全面呢?怎麼能思考得更深刻呢?而心就不一樣了。心到即到。

所以他們需要用心去判斷該不該讀。但是他們的心現在還能夠進行判斷嗎?難了。

心早就麻木了,哪裏還能動起來呢?爲什麼我知道心麻木了?因爲當我給他們看一則幼兒犯罪新聞時,他們舒適懶散的坐姿,安逸的、呆滯的神情,嬉笑着,談論着。這樣還不足以證明心麻木了嗎?所以我還能指望他用心去辨別是非嗎?心都蒙塵了,還怎麼看得清明呢?

反正我知道我做的是正確的,我就去做。不管有沒有效果都不能證明我這件事是對是錯。至於什麼原因,邏輯思考一下就明白了。沒有哪個人會覺得,一個語文老師,早讀課帶學生讀一會兒《論語》是錯誤的。另外他們早讀課的背誦任務我也沒有落下,早讀課45分鐘,我用10分鐘讀《論語》我都覺得很少了,剩下的時間我帶着他們反覆讀課文要求背誦的,那天的背誦任務是《陳情表》。平時早讀不認真背誦的,不愛開口的,跟着讀,也必須要開口啊,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出現早讀課還會有人睡覺的情況的。平時就是這樣的,總有人不愛開口,和身邊人講話,睡覺,總有不專心的。一個老師看到學生這樣子,是肯定會難受的,難受到要把他們點醒。就是這份痛苦,這份良知,讓我想要喚醒麻木的孩子。這樣的現象是不正常的啊!醒醒吧!別再睡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